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的特色课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是我国学术传统悠久,人才辈出的专业版画教学、创作单位,是中国版画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版画系工作室

    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过程中,版画系先后培养了本科生800余人,研究生90余人,留学生4人,目前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余人,本科生180人、留学生1人。版画系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助教1人,技师2人。学术带头人3名。共出版专著9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目前版画学科在创作实践、学术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先后有10余件/次获得国际版画展金奖及国家级展览金奖、银奖等荣誉称号,尤其在铜版画教学、理论与创作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版画系实验室为省级重点教学实验中心,下设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大型版画、数码印刷、木版水印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教学实验中心占地2700平方米,为我国高等美术院校占地最大、使用率最高的版画实验室之一。

版画系工作室

 

 

木刻教学

 

文/程庆陶

 

    木刻版画讲究刀法,以刀代笔,再将刀的痕迹经过手工或机械拓印成画面完成一件作品(具有特定的艺术语言形式),这是木刻版画艺术本质特征。鲁美版画系的木刻版画教学,具有一套科学严谨且有效的教学体系,这一体系以刀法为主线划分为三个阶段。

王欣靓 《困惑》油印木版绝版套色 53.2x76cm(2014研究生) 


第一阶段为“刀性”的认知阶段:

 

    这段课程为木刻基础,设置在一年级,作为进入版画系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认知开始,这个认知阶段需要掌握各种型号木刻刀的基本运刀技巧,对推、切、挑、刮、扭、划、转等刀性有个基本的感受,记忆不同的刀痕效果,尝试不同刀法组织的灰色调,对比不同刀痕的刀性关系。教学手段为采取临摹经典和木刻静物写生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们掌握由单一刀法向复合刀法的过渡,体会由不同刀法所产生的各种灰层次的基本运刀技巧。教学过程中通过刀法组织图版的刻制,使学生们理解黑白木刻中刀法组织的非描写性质,是自成体系的符号化木刻艺术语言,掌握黑白变化的基本规律(黑白对比、黑白转换、图形转换)。理解点、线与图形元素的结合。刀法是画面存在的基础,点、线是作为黑白木刻语言的最基本语言词汇,画面的点线刀痕一定要有刀痕质量,要明确与其它画种的不同艺术效果。同时,通过本阶段木刻基础技法的学习,还要使学生能够合理地处理画面的黑白灰关系,熟练掌握绘、刻、印的程序操作,保持画面和工作环境的整洁干净,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刘星谷 《一刀一世界》(六)木版 90×60cm(2015研究生) 


第二阶段为综合“木刻语言”的深化阶段:

 

    这段课程为木刻综合表现语言与创作,设置在三年级。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从单纯基础技法训练向综合木刻技法训练的转换,无论对于主观对应还是动手能力,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个阶段的教学主张是熟练掌握木刻版画的多种表现语言及技法,一方面是套色木刻的色彩语言规律和技法的运用,了解掌握色彩在木刻创作中的合理运用和主观表现,区别于直接绘画的用色习惯,建立简练概括的版画创作色彩观念,提高对套色木刻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深化黑白木刻中各种刀法组织的木刻语言形式,体会点、线、面的组织与画面灰层次的对应关系。具备运用黑白归纳客观物像的能力,要求对黑白稿的处理要做到更加简练、直接、充分、有效。本阶段要求在刀法组织上做到灵活多变、和谐统一、对比丰富。同时,通过本阶段综合技法的学习,还要使学生熟悉中外各国木刻版画家及其作品的刀法艺术特征,当代其它艺术门类创作规律在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中的合理有效借鉴。

孙莹 《一次飞跃的旅行》木版 46×60cm(2015研究生)

在掌握刀法组织、黑白处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运用黑白和套色木刻语言表现客观形象并完成画面构建。要求做到具有当代意识的构图、合理性的造型、规范的印刷效果。鼓励学生也追求个性化木刻艺术语言的萌芽状态,能够很好的过渡到下一阶段的课程。

果强《围城—城外山 4》木版 180×70cm(2016本科) 


第三阶段为木刻版画的创作阶段:

 

    这段课程为毕业创作,教学重点是对画面图式完整性的把握,创作构思与创作语言的有效结合。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黑白和套色木刻语言进行木刻版画创作,分析理解木刻版画创作的艺术共性和草图整理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体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和朴素的艺术创作思想。要求画面内容与刀法语言统一,将创作观念与木刻技法结合一体,通过全面的研究来完成具有一定当下审美水准且具有明显个性的木刻版画作品。毕业创作是对四年所学的一次总结,要把握版画系教学宗旨和学术指向,体现学院的艺术培养方向和办学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强化创作意图,手法自由,创作目的明确,具有未来发展的创新性探索性和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学生身上有鲜明个性的时代感,同时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有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教学的过程中应学会逐步地完善课程设计,在遵守艺术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鼓励新技术、新媒介的尝试与探索,以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任务。

曹川《山系列—左耳山》木版 90×190cm(2016研究生) 

 

 

铜版教学

 

文/张昊

 

    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铜版画教学可归纳为铜版基础、铜版综合表现与创作、毕业创作三个阶段。学生在三段课学习过程中,是系统的对铜版画艺术语言研究到实践的过程。课程结构设置注重单元之间的连续性、渐进性、调节性、交叉性和系统性。

贾维一《沸点影像——二分之一》铜版 40×75cm(2014本科)

    铜版画基础教学通过铜版画史和铜版画基础技法的讲授使学生了解铜版画的艺术概念,掌握铜版画多种技法特征与基本的制作原理。

    要求学生要严谨细致的将“试版条”及多种技法演示干净整洁且有序的呈现于纸面,让学生懂得一件好的作品呈现一定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有计划的工作方法。

侯晓芳《出没记忆里Ⅲ》 铜版 40×60cm(2015本科)

    通过观摩国内外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不同艺术家应具有各自的艺术经验与见解,也会提出在单一技法训练中学生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视觉图像作为复制对象,在不影响学生自由思考的同时也要严格控制选取图像是否具有相对的难度,如果过于简单,直接会给予否定。目的是能够顺利迅速的解决技术问题。

张思阳《臆想 NO.15》铜版  59.5×69.5cm(2015本科)

    学生逐渐掌握多种的技法同时,也逐渐拥有了做铜版画的信心,能够驾驭多种技法的能力是肯定的。但综合运用很难说,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几种技法同时运用到画面时,我会跟我的学生讲,某种技法的合理存在与选取介入一定是作用于艺术作品审美上的,所以学生在选取多种技法结合时其实也是“审美思辨的”过程。

刘庆美《Shuang Yu zuo》 铜版 49×49cm(2015本科)

    铜版综合创作与表现作为第二段课程显得尤为重要,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进一步补充完善技法,但会更侧重铜版画间接性综合技法,媒介的拓展。新媒体技术成为当代版画媒介更新的标志,新媒体介入扩充创作手段与方式途径。“创作与表现”也是这段课的主要核心,在训练过程中强调思维的灵活性,铜版画语言的独特性,艺术敏感性,尤其重视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最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和独特经验的激发,以真实独特的审美表达个人自我的艺术情感。这段课程对学生的思维提升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和开发性作用。

王继鹏《窥·三三两两》铜版 60×41.5cm(2015本科)

    科学系统的引导学生研究国内外经典艺术作品,归纳关键词,将作品风格面貌与图式进行分类,提示学生有选择、自主的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角度进行延伸挖掘,避免无线索被动表面效仿的心态,领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以艺术规律为出发点,用研究和探讨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去思考,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和形成学习动机。

史良《豹子头跃马》铜版 30×40cm(2015研究生)

    通过不同变现方式训练及学生性格特点及时发现每位个体不同艺术取向,给予不同的引导方向。

   毕业创作作为高校本科生四年成果的集中呈现,即是学生四年的努力结晶,又为毕业后的艺术实践储备了先决条件。基于上两段课程及版画语言相关的转换跨界课程的学习研究,学生思维轨迹虽趋向于相对成熟稳定,同时也会看到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学生主观能动性、艺术信仰的缺失,语言个性化不够鲜明作品面貌雷同,还有原本深刻的艺术观念无法有效传达等等现象。这段课程我的铜版画教学方式可以归纳为四个关键词:发现、实践、强化、呈现。

王海迪《忙里偷闲之二》铜版 41×59cm(2016本科)

    毕业创作课程周期相对长,我会与学生提两点基本要求:一是要有计划,二是要努力,在有计划的前提下再去付出努力。

    部分偏爱技术语言的同学,给予鼓励,既然利用技术说话,那么一定要做到精湛。

续彦龙《观而不语·无语》铜版 40×60cm(2016本科)

    观念形式角度出发的同学,更要支持,但不能缺失精神层面而忽略了作品内容和个性诉求。

    启发学生作品中呈现版画固有的传播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途径与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

宋家靖《幸福终点站之二》铜版 60x75cm(2016研究生)

    课程贯穿着版画的实验性、开放性。创造既要有版画审美特质又要合乎当代人文精神指向。

邢婉璐《little tree 2》铜版 60×75cm(2016研究生) 

 

 

石版教学


汩汩而来


文/梁锐

 

    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一场梦境,可能都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如何将生活中的各种景象转化为石版语言并创造性的呈现出来表达一种情感或观念,这是一个问题,也是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

    在石版画教学初期,让学生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方式是唤起他们对石版产生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这一问题,在课题设置上要求他们从生活中提取原料并重新组织,运用平版思维方式再现所处环境的状态、景物及人物。

宋宜忱《30·20·11》石版 60×40cm(2015本科)

    当学生面对复杂多样的物象时,引导学生选取最有感触的目标并找到简单的图式,然后采用不同视角及表现方式再现景物。例如以大环境大空间为创作目标;以某个角落、局部微观的细节作为创作对象;可以以现实事物为契机;或是以自身观念与思考重组画面作为切入点,再利用“九宫格”作为基础技法练习的最初样式,经过不同视角、材料性能和创作思维的探索与尝试后,逐步推进完整的石版作品画面的建立。用铅笔及水墨技法表现时,也要契合选取的物体,采用最佳的表现方式,体现石版语言的独特性。做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对自然景象的复制过程,而是对观念的更新过程,这种转换思维的训练方式使学生从自然而然的表达扩展到有意识控制的表达,对石版语言作出可靠的、艺术的理解成为可能。

宋宜忱《40·38·13》石版 55×42cm(2015本科)

    相较于基础课程,综合石版的学习内容更为多样,从单一黑白到套色石版画,颜色叠压所产生的复色效果更具丰富性和表现空间。同时,PS版等新材料、新媒介的介入为石版画创作观念与技法组合的最佳状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选择性。这一阶段的创作可以建议学生借助传统民间样式按自己的主题内容进行重构;也可以把收集的素材,看似没有逻辑关系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或是利用科技手段达到某种特殊效果的呈现。同时,不排斥一开始的模仿,个人语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艺术个性也不可强求,模仿喜爱的大师作品,一方面研究画面色调和颜色的最佳组合方式、分版规律及秩序,另一方面从题材内容、画面形式、创作思路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类,研究怎样能更有效地与石版画的表现技法客观的对接。模仿的过程是推理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认识得到积累叠加,得到整合加工,同时也能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并明确自身的创作方向。

司圣优《青春年华之末Ⅰ》石版 60×48cm(2016本科)

    在掌握扎实的技法及早期创作理念的前提下,毕业创作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当然这也是检验学生石版综合能力的最佳手段,作品要体现所学专业知识的完整性,也要具有对石版理解和探索的深度。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要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搜集素材,面对大量信息要进行有效的梳理,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从画面样式和观念的结合方面去做出选择。例如生活中哪个场景最感动你,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主体是什么?什么状态?正在想什么?做什么?可能演变成什么?画面形式是怎样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单色的还是套色的?运用什么技法表现……当这些问题逐一得到解决后,作品的雏形也建立起来了。除了对事物本身属性的认知外,还要有意识地发挥跳跃性思维,发掘所关注事物的象征性,使它们活化与浓缩,提炼自身属性以外的意象,以及不同事物重新组合后所形成的新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象。当然,在具体落实方案及实施时,这中间包含着一定的不确定因素,还需要继续补充,使其从模糊到清晰,完成由意象到表现的转变过程,推进完整的石版画创作思维和个人风格的建立。

司圣优《青春年华之末Ⅳ》石版 60×48cm(2016本科)

    阶段性的学习过程不止停留在对知识、技法的学习,也不是学习某种创作风格,而是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感知与再现,解决媒材与意向表达相结合的能力,当学生能从自我内心去寻找创作的真实体验时,作品更能体现他们的思想与情感,也更具个人特色。


 

丝网教学

 

文/刘天舒

 

    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的丝网版画教学大都起源较晚,因而也未能像其他版种那样形成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丝网版画语言和与基础课如绘画色彩、印刷色彩的关系认知方面仍有较大偏差。同时,在丝网的技术手段的应用和绘画与设计的差异性上,也有个人不同的理解。此外,学生对“硬边”绘画的认识和对趣味性的把握更多的凭着自己的兴趣随意建立。最简单的现象就是,当学生选择了丝网版画课程后,逐渐会抵消他们在其他版种中逐渐建立的绘画意识和语言基础,而自觉的走向装饰风格。

李林格《跟着我来看热闹·系列一》丝网 100×50cm(2014本科)

    这些问题在鲁迅美术学院丝网版画教学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的是,丝网版画如同其他绘画种类一样,需要将个人情感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放在首位,通过丝网版画的技术手段支撑和个人对色彩规律的掌握进行完美的融合,并以此强调艺术家所建立的真实可信的感性世界。丝网版画的创作绝不简简单单只是某种技术性的综合,而是关于所有学生处于阶段性人生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科技与文明思考的综合性艺术方式和行为。

李倩《who am I》丝网 48×60cm(2014研究生)

    丝网版画创作是最应该与色彩基础课相互关联的课程,因而,我们首先与色彩课教师进行沟通,相互交流教案、讲义及课件,由教授丝网版画创作的教师提出要求和建议,有针对性的在前期基础课程中增加与丝网版画创作相关的内容。例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分版意识、画面整体的色彩基调意识、冷暖对比意识以及间色、复色的丰富性意识等,用色彩来看待世界的方式既是色彩基础教学的要求,也是丝网版画创作的要求,将二者打通,使基础课与创作课的衔接得以明确化,既是鲁迅美院版画系的教学主导思想,同时也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色彩基础的应用和为丝网版画创作奠定良好的学养准备。

刘思宁《当自由不堪重负·病额》丝网 48×62cm(2014研究生)

    在技术层面上来讲,丝网版画的技术是并不复杂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到,学生对于丝网版画印刷技术上理解几乎没有太多偏差。但是通过最初的印刷原理的认识上,总会出现一种倾向,那就是总是简单的以为丝网版画就是平版的一层层叠加,最终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沃霍尔或劳森博格的平面化特征,这种思维使得学生对丝网版画创作从一开始就具有简单化和平面化倾向,进而转入到装饰性或广告招贴的表征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技术指导中,丰富丝网版画的表现语言,从技术角度上来更加深刻的理解丝网版画丰富的版种语言特征。

唐昊《本来无一物之二》丝网  67×97cm(2015本科)

    因而,我们在高年级的丝网版画创作课程及毕业创作等环节中,增加了“计算机图形设计与应用”等单元,要求学生合理利用数字“图像”材料,通过手绘、图片、照相、打印分版等技术手段,进行相互重组和建构新的语言样式,以此来探索丝网版画的多元性和拓展性,尽可能的对各种计算机辅助手段和数字化材料进行研究和选择,通过数字印刷技术手段来获取丝网版画创作主题和表现语言上的丰富内涵。同时,我们还刻意在学生的作业中,强化学生具有从现实中的形象中采用个人主观的提炼和改变,使之从具体实物中抽离出来,建立出该实物的普遍代表而非特定形象的能力,同时将抽象思维转化成为可视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画面符号。学生在建立抽象符号过程中,充分使用线条、形状、肌理和色彩中的各种象征或暗示含义,使抽象语言中的灵动性、随意性和主观性等特征合理布局在画面的各个部分和所选择的符号上,这也要求学生必须充分理解自己所要建立的主题诉求。

王心怡《罗生门》丝网 135×99cm(2016研究生)

   虽然鲁迅美术学院丝网版画创作教学起步较晚,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边发现问题,一边解决问题。可以说,鲁迅美术学院丝网版画创作教学的经验是从实战中得来的,从近年来的学生毕业创作展览中,大家可以看出,我们的丝网版画创作越来越形成有自己鲜明特点的教学风格。


 

PS版印刷与数字化印刷

 

文/王戈

 

    当今多种媒介的交互应用广泛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信息技术革命以飞快的速度影响着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在我们还未来得及完全了解它之时,它却已经颠覆了整个世界的运行模式。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们迎来了一波又一波浪潮般的信息技术革新,这种改变不仅仅体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日常生活上,还体现在除此之外的诸多领域,悄无声息的改变了人们的物质体验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精神追求,并使得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思维模式来重新思考与定位自我。

李然《城市印象之三》PS版 40×60cm(2014本科)

    在PS版与数字化印刷的教学中,我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别样的姿态:一种与时俱进的姿态;一种自我怀疑与博弈的姿态;一种发现与超越自我的姿态来面对当下。这种态度贯穿在教学始终,为培养创新性T型人才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做充分的准备。因此,在基础课程中,我们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版画技法方面的全面认知,还潜移默化的将创造性思维模式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并使其具备一种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PS版印刷技法的属性,在制作PS版过程中会接触到有关图像信息处理等诸多技巧,这使得学生们能够借助计算机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到他们对图像的精确需求。在电子产品大量盛行的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们非常适应这种快速迭代模式,总能以最便捷、最迅速的方法找到自我创作的出路。由于在设课时考虑到90后学生的思维模式,所以将快速迭代概念引入了课程范围中,比如,将课程分为若干等级与步骤循序渐进的引申出教学目的与要求。在学生本能的追求自我作品认可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的重新思考作品的价值趋向,最终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而这种以计算机互动模块快速调整画面或作品空间的预览模式,可以使其锻炼出一种富有创造性、发散性、独特性的创新能力。

皮斯诺《墨·吞噬之一》综合版 100×133cm(2014本科)

    如在《PS版基础》这段课程中,大量运用了计算机作图、分版等技术来完成图像处理这一版块,这恰恰是学生画面呈现了其多样化、个性化的重要原因。

    在扫描了多种画面信息之后,重新在电脑里进行组合、分配、调整,通过这种快速迭代组合画面的方式来探寻其画面布局与构成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方法,由于90年代的学生是在信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学生非常适应这种作画方式,并且逐步衍生出一种极具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快速迭代式发散思维。

    数字化印刷是将数字化的图文信息直接记录到承印材料上进行印刷,通过传输信息流来完成印刷操作,它是按需印刷无版印刷,是与传统印刷并行的一种科目。它的印刷过程需要经过原稿的分析与设计、图文信息的处理、印刷、印后加工等过程,只是减少了制版过程。因为在数字化印刷模式中,输入的是图文信息数字流,而输出的也是图文信息数字流。相对于传统印刷模式的DTP系统来说,只是输出的方式不一样,传统的印刷是将图文信息输出记录到软片上,而数字化印刷模式中,则将数字化的图文信息直接记录到承印材料上。而对于高标准的印刷艺术品来讲,它的高效性印刷流程虽然阻碍了在艺术领域的发展,但对于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的今天,仍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并且将会引领整个印刷行业的颠覆性改变,评定印刷艺术品的标准也会随之改变。

吕广振 《两个蒙头的女孩》综合版 60x75cm(2014研究生)

    在有关数字化印刷的有关课程中,我们将CTP模式引入到课程的设定中:

Computer to Plate:脱机直接制版;

Computer to Press: 在机直接制版;

Computer to Paper / Print: 从计算机直接到纸张或印品;

Computer to Proof: 从计算机直接得到样张,数字打样

    由于此课程对于材料选择、印刷方式的范围比较宽泛,更使得学生们能够将其自身的创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版画媒介信息处理方式而言,呈现出了版画思维进一步拓展的多样化趋势,前所未有的引导出学生自我迭代的主观能动性思维能力。在《版画综合媒介应用与创作》这段课程中,广泛应用了激光雕刻技术、数字化输出技术、3D打印技术等来创作作品。从学生作品的材料选择、印刷方式到最终展示空间等都呈现出了多元性、实验性等特点。

    我们坚持以拓展版画语言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基础,来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更为自信的姿态步入到社会中,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个多变而快速发展的世界。从课程的设定环节到最终呈现作品的面貌都体现了我们教育方式的优越性,为培养出更优秀、更多元的创新性社会T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奋斗。

丁文《share my diary——with you》综合版(2016本科) 

 

 

毕业创作教学

 

文/万兴泉

 

    毕业创作是考核本科4年课程所学程度的集中体现,其中3年时间的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毕业创作做基础准备。从总体上看,三年的课程应是视觉积累逐级递进的过程,但是,能够达到要求的有多少,或者说是学生真正的知识累积与创作能力的提升,是否与所设置课程同步吻合。事实上只有一少部分能够达到要求,而大部分学生达不到预期效果,近些年毕业班的情况尤其明显,主要存在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的单一,导致样式的从众

 

    选择的单一首先是思维的单一体现。比如,简单地将图片替代自己的创作意图、想法,并且理解为,将图片用制作的特有肌理效果作为转换的最终语言表现,与之前所学没有联系,与视觉语言没有联系,与众多的画面样式没有联系,最主要的是与兴趣爱好以及观念表达没有联系。如果将这种现象比喻为多项选择的迷宫门的话,选择这种方式的结果只能是无谓地消耗时间精力,在迷宫里继续徘徊摸索。如果运用图片里的元素,并将其抽离出所需要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抽离是为了填补自我表达的需要,是与上面提到的联系相对应的,并可完善、实施这种联系,可以更好的提升创作意图和想法。

    带着各自所需的元素利用图片,并与各自的联系相对应,由于思维的多样化,这种组合一定也是因人而异的,自然不会有样式的从众现象。

 

二.信息化时代视觉的迟钝与麻木

 

    久居鱼市不知其腥,面对着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数字化信息,电脑、电视、手机的海量图片以及视觉信息,甚至是楼体巨大的LED视频广告不停地冲击着视网膜,而真正有价值的视觉感受,则随着这些无序的视觉流悄然流逝。当你面对学生的画面提出问题,并提醒说之前提供的相关资料看了吗,回答是肯定的,看了。但针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没有任何感受和启发,所谓的视觉冲击和新鲜感也只能勉强维持在秒级,很快便会被新的信息所取替。

 

三.解决办法

 

    解读名家作品,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展览作品,包括国内各艺术院校的优秀作品,和本系历届优秀毕业作品,并且利用微信群的快速传播功能分享相关名家作品链接,在数字化媒介上的这种展示,会部分激活学生的兴趣,在屏幕滑动与跳跃间,视觉的碎片会散落和滞留在记忆的各个角落。选择、抽离出构成画面的主要元素,与各自的所学经历对应,把不同阶段单元的作业联系起来,找到每个人的个性化语言,包括关注的角度、方向,画面样式,语言符号的运用,喜欢的艺术风格及艺术家。所有这些的收集与比较,目的在于重新审视自我,是四年所学的自我,而不是简单的面对毕业创作时茫然的自我。

    在有目的地比较与筛选之后,自信心有了增强,会突然发现自己不经意放弃的画面、想法以及生活碎片,再重新组合后会产生全新的效果。

    当进入到这一程序中后,真正意义上的毕业创作才刚刚开始。开始了有针对性的思维、比较、寻找、判断,所有组成画面的元素才能被有效地调动。

(选自《版画》季刊第16期)



欢迎关注

中国版画艺委会

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