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昨晚的央视《对话》看了吗?讲咱印刷和数字出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文/远东地平线 刘言澈


藉着世界读书日的话题,昨晚央视《对话》节目做了一期关于大众阅读习惯和数字出版的内容,分别邀请了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文化学者于丹、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英国伦敦书展主席杰克斯•托马斯等。


下是对话的相关内容:


主持人:谭跃总,您一直跟图书打交道,跟读书人打交道,现在中国人到底是阅读量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呢?




谭跃:我的观点有一点差异,我认为中国人的阅读量大大提高,学生咱们先不说。从我们集团的几个数字来看,我们这些年每一年的销售是20%以上的增长,我们图书的品种也在大幅度提高。


举一个数字,我们的畅销书,在我们行业里面连销两万册就算畅销书,我只讲10万册的,我们集团现在10万册的畅销书已经达到70种,也就是说我们供给在增加,说明阅读在增加。当然刚才电视片里面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确实也是我们心中的遗憾,但我觉得这是一个阅读成熟的过程。人们会从比较浮躁的,比较浏览信息的逐步沉淀到关于内容,关于思想,关于文化的领域去。


主持人:陈院长,您觉得现代人到底是读书多了还是少了?




陈院长:现在阅读数量在增加,但是因为我现在也是看到了咱们最新发布的第12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里面也提到一个数据,就是现在目前国人真正的纸制阅读的书本是4.56本,刚才也提到了,而期刊只有6本,报纸是65刊这样一个现象


所以从这里面看到,就是纸制阅读的阅读量是在下降的,而数字化阅读就是也看到报告里面提到的,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是58.1%,所以可以看到数字化阅读是大幅度的增长。所以现在就是聚焦到阅读,阅读的数量是在增加。


但是阅读的质量是怎么样呢?就是咱们现在在回归一下阅读的本质。阅读的本质是这样的,其实是对图书上面的文字,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需要阅读者去经过理解,经过思考,对图书的内容进行一个解构,这样一个层次才能达到一个真正的理解文字的这样一个意义,这是阅读。


但是大家知道数字化阅读,它在这样一个,通过一个技术的方式,通过一种超媒体方式,它的逻辑可能是无序的,而且它的内容可能是碎片的。这样的话,其实我在一本书里面读到一个美国的科技作家叫卡尔,他就提到了,就是现在的这种数字化阅读可能就使咱们真正的阅读,人们只是作为一个信息的这样一个解码者,而丧失了什么呢?这种精神连接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这个阅读的质量其实是下降了,这是一个堪忧的现状。


谭跃:他讲的这个观点我是赞成的,也是我讲的第二条,第一条我们承认国民阅读量在大大增加,现在国民经济状况和国民素质变化都是阅读的体现。第二,阅读的结构,现在可以概括为叫做信息多,思想少。娱乐多,文化少。浏览多,精读少,就是刚才你讲的问题。


但是问题在哪里呢?可能主要三个方面。


首先,内容提供者。我们对内容的创新的持续能力够不够是要打问号的,这是我们要努力的。


第二是社会,社会的阅读成熟不成熟,对于深度阅读实际上是阅读群体的成熟。


第三,反映了我们,我们内容提供和当前的数字表现怎么媒体融合得更好,就是刚才提到的,在一个新的平台上能够提高我们阅读的质量,把深阅读能够在新的平台上打造起来。


主持人:我们也想听听谭先生,我们可以为网络求真做一些什么?


谭跃:这也是传统出版,准确讲是纸制出版,其实也是我们数字化以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标准化、权威性,刚才提到大百科,现在网络出版,大百科网络版刚才讲到的互联网的特性,其实还没有讲到权威性和标准化,怎么实现呢?首先是国家立项,是国家项目行为,。


第二,各个学科的千军万马汇集在一道,共同来研究以后确定词条。


第三,各个学科的词条都是由这个学科的领军人物在组织的,同时还有强大的组织支撑,各部委领导都是这个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把这样组织上可以保证,把全国的专家队伍都聚合起来,为权威性、标准化的大百科网络版服务。


主持人:跟我们原有的出版业务相比,多了很多似乎本不该我们做的事。




谭跃:我,新华辞典已经做了61年,11版的修正,你看这个功夫多深。中华很多古籍在建国前做了很多的积淀,现在还有古联体专门做这个事情,可以讲叫一代一代在做,这个集团非常容幸,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内容库的基础上我们来展望和努力数字化,当然所讲得很好,你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现实的讲我们是竞争的,但是高一个层面来讲竞争是什么?竞争是合作。


童之磊:我们有非常强大的编辑队伍,有超过一百名的编辑,进行内容的选择、编辑和加工。另外,我一直相信互联网的力量,实际上互联网是把所有人连接在一起的这样一个网络。那么如果说我们能把互联网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人都会发挥起来,它一定能够去达到最优的点。


举一个例子,。,那么有专家进行过词条的准确性认证,发现词条的准确性并不输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互联网的这样力量,它凝聚了更多人的智慧,如果有一套好的机制,那么最终一定会走向越来越大的完美。刚才看到听到谭总在说,中国出版集团也采用这样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方式,我觉得恰恰也是在和互联网接轨。


东地平线有话说:


首先,关于多数人的阅读习惯这个问题已经争论过很久,但最后决定我们阅读方式的却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周遭。越来越多的资讯与信息都以网络的方式获得,阅读一本书的成本越来越低,书店不断消亡,电子出版大举攻城略地……成了很多传统传版印刷人口里的“野蛮人”。


于是,很多人感叹,““出版商不做书等于等死;做书,则早晚要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见得,因为数字出版商们也有他们的四大“命门”


1 无序竞争




首先是定价问题。在亚马逊,畅销数字图书定价通常是9.99美金,而纸质书定价根据平装和精装的不同通常为10多美元到30多美元,数字图书的定价相当于纸质书的50%至70%,价格比纸质书有优势,但是留有利润空间,而不是不计成本的低价。


而中国的数字出版,却不顾成本大打价格战。内容供应商不仅不能团结起来以行会的形式和渠道商博弈,甚至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地杀价。价值20块钱的传统图书,你敢卖10块,他就敢卖1块,还有的干脆就免费。


数字出版这种不顾成本的价格战其实是涸泽而渔,它破坏了创新。至于高价抢作者、始乱终弃、刷榜单,刷评论、人为造假等等,都是数字出版丛林效应的表现。


2 盗版泛滥




盛大文学排名前十的小说,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平均被盗版800万次以上,最受欢迎的小说有5000多万条链接,这些链接中有99%的都是盗版。而我们上传的正版文字,一分钟后就会出现在别的网站的贴吧里,一个章节的连载,一夜之间就有数十万人免费阅读。没有版权保护,就没有文化创意产业。一个建立在盗版基础上的宫殿,最终会以废墟的形式存在。


3 标准混乱




有的作家会重复授权,导致版权不清晰。有的内容商取得授权后又授权给别家,形成一连串的授权关系,导致最终一本书出现在某一阅读平台时,竟然出现了同一本书被上传十多次的状况。


在数字版权细分方面,有网络宣传权、网络首发权、独家连载权、无线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占权等令人目不暇接的说法,也给版权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4 运营理念落后




1,并非简单地将纸质出版物转换为数字出版物就可以叫数字出版了,出版方要对受众做非常精确的分析,了解他们的喜好,为他们定制专门的作品。


2,中国数字出版基本上还是内容与渠道的直接对话,中间缺乏制作、营销、数据挖掘等环节。


3,大家对数字出版技术理解落后。现在做文学出版,除了想象力之外,还有一个共同语言叫技术,如果你不懂技术的话就无法参与到全球数字出版的竞争中去。新型的出版人不但要懂得作品,甚至可能还要懂得云计算、安卓、IOS、应用、自出版。


版权说明:本文系远东地平线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谢谢!


你可以这样找到我们:

搜索微信号“siguniang2015”可以语音互动哦

电话:021-50988890

邮箱:yddpx@fehorizon.com


原创人气内容回顾回复A:2015洗牌年,哪些包装印刷企业最可能倒下?

回复B:纸厂全面提价,实在找不出一个不涨价的理由

回复C:《印刷包装企业大数据白皮书》--印刷包装企业管理者必读。

回复D:老板们都应该看看,有生产无生产管理在中国业已成灾

回复E:股市再好,做实体的老板不要太眼红贪婪

回复F:好工作难找,行业大洗牌背景下的找工宝典

回复G:印企生死劫:卖不了船,就改造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提交您的 融资需求
↓↓↓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