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科普】古代的作家、印刷厂、书商之间是怎样一根链条呢?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彩虹光印刷”,与我们一同了解印刷艺术

古代是没有专门的印刷厂的,所谓的“厂”是一个过于近代化的机构,有厂则必然有“机器”,而传统的印刷业,无论是“雕版”还是“活字”甚至“手抄”,都是“手工业”的范畴中,最多算作“场”,更多则是“作坊”,也有很多是“副业”,离“厂”实在是差得太远,此概念需要明确。



小编翻阅了解了以清代为对象的传统出版印刷业,专业有限就不涉及更早的时代。虽然中国在十一世纪就已经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鉴于中文图书传统印刷在活字上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而且活字还有许多缺点,所以截至近代印刷技术传入之前,雕版仍然是中国传统出版印刷工艺的主流,而活字往往只应用极少数特殊需求的地方,传统社会依靠活字印刷的书籍屈指可数。所以,印刷业,在中国古代,基本上统称“刻书”。

古代的出版印刷业,主要由三个等级构成,“官刻”、“坊刻”和“私刻”。其与书商和作者的关系各有特点,在此我将分别做简要的介绍。

官刻




中国传统社会中,主流文化与统治思想的合流,政府多很重视对文化的引导和控制,很多政府都有编修图书的记录,而清代更是有超大规模的图书编修活动,为了服务于这些文化政策,官方经营刻书业也就成了必须。

1 . 清代官刻,。武英殿是清代宫廷刻书机构,除了数量庞大的学士和刻工外,,皇帝本人同样经常亲幸,于是武英殿刻书,无论校勘、工艺、纸张都是绝对精品,内容也是最正统的官方指导思想的表现。

在刻书内容上,武英殿主要负责刊刻清政府组织编纂的各种图书,还有政府大臣汇聚校勘过的传统经典。这些书的作者或编者,基本上就是政府各级要员,他们多以能够参与编修此类图书为荣。

真正的“武英殿刻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在市面上很少,这些书刊刻成功后,首先要送内府收藏,然后送各地皇家藏书和出版机构,再然后各级大臣才能够在提前预约的情况下限量认购,以及皇帝用以赏赐大臣。在这个环节上,传统书商无以插足,最多只能在旧书交易环节涉及,且多价格高昂,非一般人可以染指。

关于武英殿刻书,现存流传最广的是一套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值得注意的是,这套书的原本(内聚珍)是木活字印刷,非常珍贵。同时有一本《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里面叙述了武英殿的具体运作,同时我曾经看过一本《清同治光緒間武英殿賣書底溥》,记载同治年间武英殿所卖图书价格和买主。武英殿刻书相关研究很多,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


2 . 在地方上,以各省“官书局”为主,官营官学府和藏书机构为辅。


仍然以前面的“聚珍版丛书”为例,“内聚珍”以木活字印刷,印刷后会首先分发于全国各省的官书局,然后官书局根据“内聚珍”,自行雕版印刷,被称为“外聚珍”本。外聚珍本,在印刷质量上必然大不如武英殿原本,而具体情况有根据各省的官书局本身印刷工艺而决定。

各省的官书局所印图书,,同时也会印刷本地“乡贤”和官员汇编的书籍,当然传统的经典图书自然也是主流。

各省官书局的印量不算大,但相比于武英殿,已经算是“平民化”的图书了,虽然价格上较于民间刻本自然高一些,但是基本上愿意付钱的都还是能买到的,各级官学和书院以及较为有地位的士绅一般都会有一套。这些图书一般在当地的官学都能买到,书商不会过多涉及这种图书的销售,当然鉴于各省官书局印刷良莠不齐,有些书商会把印刷质量较高的省的官书销售往他处。

Ps:传统的经典图书,也即传统“四部”,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和历代对其的解释演绎为主,这些是正统统治思想的代表,为政府所提倡,政府自然不停的组之人编纂校勘,时不时出一个官修的或者“钦定”版。


坊刻




在清代,民间的商业性刻书手工业,多以“作坊”的形式存在,故称为坊刻”。

清代坊刻非常兴盛,北京、南京、苏杭、广州都是当时的坊刻中心,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刻书中心”的“北京、广州、江西金溪浒湾、福建长汀四堡”,其中浒湾和四堡都是清代才兴起坊刻中心的,而四川等地也有不小规模的坊刻聚集。

“坊刻”是非常商业化的出版印刷行为,刻书就是为了销售,所以所刻之书,也自然以好卖为主要标准,其所刻内容,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方面:a,科举用书,其中卖的最好的自然是《三字经》、《弟子规》等童蒙读物,然后是传统儒家经典中的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及其解释读物,还有用于考试的工具书,以字典,文章写作和试卷分析等为主;b,“农园医卜”这些实用书籍,日常生活中能用的各种“锦囊妙计”,“家庭必备”医药和占卜书,c,小说等通俗文学,到了清代时,大众识字率普遍提高,对通俗文学的需求非常大,成为坊刻出版图书的重头戏。



这些面对大众的图书,印刷量比较大,而且基本不存在“版权问题”,基本上所有书坊都会印刷,卖的也比较便宜,所以印刷质量较差,很少有校勘,也不会用太好的纸张。这些书的作者要不然就是很早之前的人,要不然就是不可考,无所谓“盗版”问题。不过,在类似于金溪浒湾、长汀四堡这样的出版聚集地,原始的“版权”观念仍然有所表现,比如一家书坊刻完一部图书之后,会把书版悬挂于自己书坊门外进行展示,以示他人最好不要重复。而对于通俗文学的需求量大,有些规模较大的书坊,也会聘请写手专门写一些来刻,当然,这种形式最主要应用在“古代色情文学”上,其他很多畅销的小说,都是很难找到原作者的。

这些质量不算太好而只为走数量的坊刻图书,有专门的书商进行销售,这些书商有些是书坊的内部人员,有些是专门的书商,而其销售场所除了书坊本身以外,大多实在“墟”或者“市”,也即城市和农村的交易场所。

也有一些书坊会走高端路线,这些书坊的主人多较有文化(清代书坊的主人中弃儒从商者很多,也有世家经营,文化程度较高),或者是某些官员的家庭私产(方便获得某些珍本翻刻),或者是依附于著名的书院或者藏书家、藏书楼。这些人对其所刊刻的图书,有自己的选择标准,也会进行较为精细的校勘,在用纸、字体上也有讲究。他们所刻图书,最多的是翻刻一些罕见珍本图书或者版本较好的古籍,很多也会自己汇编丛书,精选藏书进行汇刻等。

这些刻书在数量上自然不会大,而且价格较贵,一般民众很难支持,其所面对的对象,是各地的文人雅士、藏书家。要销售这些图书,自然就不能不提专门的书市与书商。

中国传统社会书市发达,在北京、苏杭、南京等地都有规模极大的书市聚集地。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北京琉璃厂书市”,著名藏书家李文藻、孙殿起、廖荃孙等都有《琉璃厂书肆记》,描述琉璃厂图书交易的繁荣。这里是全国书商的聚集地,这些书商有些来源于全国各地的刻书中心,或者本身就是一些大书坊的总号或分号,或者长期流动于各地书坊购书,因为所面对的客户都是在京高官文人,所以对图书的版本、质量等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除了高质量刻本图书的交易外,这些地方更经营古书交易和代人寻书等,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多。

既然是面向高端市场,对于一般书坊不重视的“作者”问题,自然更加重视,不过这个重视,一个是重视“版本”,重校勘者、重原版、重古本珍本善本,另一方面,也为当世名人或者一个地方的文人汇聚刊刻文集等。


私刻




“私刻”自然是私人刻书,但这样说来,其与“坊刻”的界限并不是很分明,一般来说,其区别是刻书目的是否为商业来区分。

古代文人自刻文集或者刊刻朋友的文集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各地也都会经常编纂汇刻本地乡贤文集,宗族中汇刻先辈文集、刻印家谱等,一些藏书家会挑选其藏书中的珍本进行刊刻,却并不用于贩卖,而是送于朋友和其他藏书家,书院也有自刻教材等等,私刻的内容颇为庞杂,但一般以个人作品为主。

其实很多“私刻”图书,并非自行刊刻,而是类似于与书坊合作的形式,一些书坊老板也会自己刻一些不以交易为目的的图书。

私刻图书的流传,多在文人圈子内部,大家相互赠送或者购买,也有一部分会流入古旧图书市场,特别是先代质量较好的私刻图书,能在古旧图书市场上卖出不错的价格。家谱、教材等目的明确的图书有其固定的流通范围。大多数私刻,刻书者就是作者或者编者。

即使在清代,这种“内部流传”的私刻图书其实数量非常庞大,同时“手抄本”的并不鲜见。


DIY定制各类毕业纪念册、亲子照片书、旅游明信片、便签本、书签、节日贺卡、感谢卡、邀请函、笔记本、手机壳等 ,随意DIY。如需订购,请咨询QQ:800080039。


彩虹光印刷原创设计

关注更多彩虹光印刷:caihongguang.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