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客户不了解的这七种印刷误差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客户不了解的这七种印刷误差~

总体差异

印刷争议是印刷厂与客户交往过程中最不愿意遇到、但也最经常遇到的问题。印刷争议的出现,原因之一可能是印刷品质量不合格,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客观存在的印刷误差。对于长期从事印刷的专业人士来说,知道这些误差是难以避免的;而对于接收印刷品、在成品验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客户来说,有时并不是完全了解这些误差。

这样,在印刷厂与客户交接成品的过程中,往往印刷厂认为自己出厂的产品是合格的,而客户却坚持认为产品不合格、甚至不能接受。结果,出现争议后,双方沟通十分困难,客户认为印刷厂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找借口;印刷厂认为客户无理取闹、付款资信存在问题。为此,本文列出七种常见的印刷误差,帮助客户以及印刷厂进一步了解这些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因素。

1.排版中的文字误差

排版制作是印刷前的一个重要流程。从印刷厂的角度讲,在制版印刷之前,一般都会要求客户进行签字确认。但有时由于活件时间紧迫,同时基于双方的信任程度,客户有时可能会完全把排版确认的权利下放给印刷厂。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问题,客户可能会责怪设计制作人员不负责任,比如出现错字或其它排版错误。应该说,这种错误的出现,并不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机械问题引起的,而完全是流程控制存在问题。

因此,我们一般要求在出片打样之前,必须有客户的签字确认。通过双方共同比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消除这些错误。但即便如此,事实上在客户确认的稿件中仍可能出现一些错误。在这方面,我们建议借鉴某些跨国公司的做法,它们在印制一些重要印刷品时,后面都会标明“本资料仅供参考,本公司对印刷品出现的错误不负担任何责任”,以消除因排版错误引发的连带责任。

2.出片和打样误差

排版制作工作完成之后,则进入到发排流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出片打样。一般来说,激光照排机的出片精度在0.01 毫米~0.1毫米范围内。同时由于所用胶片的不同,也会导致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四张胶片(黑、红、黄、蓝)中,如果某一张胶片(如黑版)出现问题而需要补片时,由于胶片输出时胶片不同、分辨率可能有所不同(不在同一批胶片中),进而导致网点变化,所补的胶片 可能会与以前三张胶片出现套印不准的问题。

因此,在出片时应力求一次成形,尽量减少补片。当然出片时因字体替换出现的乱码或字体变化,如果相关人员认真负责,则是可以避免的。在胶片制作完毕后,传统模拟打样需要使用一套四张胶片进行打样。在打样时,要做到四色油墨样张色彩的准确和稳定,必须控制和标准化三个环节,即设备、材料和质量标准。

在设备上,必须调整打样机的压力、版台温度和气垫橡皮布,以保证打样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在材料上,应规范使用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油墨,使用不同品牌搭配的四色油墨,会造成样张与扫描仪内的特性文件不同,直接影响校色准确性。另外还要规范纸张,原则上打样与印刷应使用同一种纸张;在质量标准方面,则应注意实地密度值、印刷相对反差值。如果打样时不能顾及到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印刷成品与打样相比出现误差。

3.颜色误差

颜色误差有三种,第一种是印刷品与打样的颜色存在偏差;第二种是同一批印刷品内部前后颜色有一定程度的不一致;第三种是印刷品打样颜色与成品颜色有略微偏差。

第一种差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印刷时追不上打样,如油墨问题、纸张问题、网点还原问题。对于这种差异,印刷人员应该尽量追样,如果差异很大,则应及时通知客户,由客户亲自签样。第二种差异也是印刷机械本身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印刷机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上墨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印刷时,当墨辊上的油墨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印刷机会自动上墨以进行补偿。而这里的“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导致一批印刷活件最前面印刷的成品与最后面印刷的成品颜色出现偏差。第三种差异事实上是一种心理预期问题。对于颜色偏差,客户不认可,但印刷厂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对于这种情况,不能完全归咎于印刷厂的质量控制。

确切来说,印刷成品的颜色是不可能完全与打样一致的,何况同一批印刷品内部也会出现墨色偏差。打样只是由于先出来,才能够作为参照标准,而客户可能会先入为主,认为打样就是好的、对的。对于这种情况,印刷厂一般会在印刷时先顾及产品图片的颜色,然后是其它图片的颜色,最后是修饰性的色条或色块。对于供订货使用的印刷样本,我们则多建议客户在印刷品下方加上一条:“本印刷品中的颜色仅供参考,颜色以实物为准”,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争议。

4.纸张误差

由于造纸工艺的问题,不同造纸厂家生产的同一种纸张的亮度、薄厚、质感都会有所差别。另外,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克重的纸张,由于出厂时间不同,在生产工艺上可能会略有变化。

事实上,在印刷厂购进的每批纸张的标签中,造纸厂都事先作出了此类声明,要求不能与以前的纸张混用,以免在用户比较时发生偏差。对于印刷厂来说,则应在每次印刷前,向客户提供将要使用的印刷产品纸样,由客户确认后投入印刷,以免出现此类争议。

5.印刷机械误差

根据我国的印刷机械行业标准,印刷机的套准精度、也就是网点的叠加精度要求为0.033mm,实际机械精度一般要高于此标准,多为0.01mm,当然也有的印刷机械为0.1毫米(多为单色机)。但即便如此,如果使用40倍放大镜观察印刷成品,仍可以看出其网点的叠加出现偏离。因此,在印刷成品交接过程中,我们只能达到用肉眼观察没有问题的地步。

6.裁切尺寸误差

在印刷完成之后,进入的下一个重要环节是使用裁纸刀裁切印刷成品。在裁切成品时,由于裁刀本身的误差问题,裁切成品后的误差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在人民币印刷成品中,裁切尺寸的误差范围为0.5毫米,证券印刷品的误差范围为1毫米。也就是说,人民币和流通证券的大小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其误差必须落在一定范围内。对于一般印刷品来说,裁切的尺寸误差多在上下2毫米。

7.心理预期误差

确切地讲,心理预期误差并不应该归在刷误差范畴之内。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是印刷厂经常遇到、很难解决、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于长期接触印刷品的客户来说,经过长期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知道哪些误差是可以接受的、哪些错误是不能接受的,与印刷厂沟通起来比较容易;而有一部分客户在制作印刷品时,可能会怀着非常高的心理预期。对这部分客户,印刷厂要与客户多进行沟通,以免沟通不善影响合作。

有些误差是由于机械本身存在的缺陷造成的,难以避免,而不是由管理不力、质量控制不当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印刷厂可以向客户简单介绍文中提到的这些印刷误差,让作为行外人的客户充分理解,减少甚至避免争议。

对于这些误差,本公司也一样无奈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