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今年,我家春联是手书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的内心充满自豪,自豪来自于亲朋好友的赞美。我家春联是手书的,是大同市书法名家挥毫写就的,她们羡慕我何以有此殊荣,我骄傲地告诉她们:“我是三中人!三中人都有此荣耀!”


我校今年是新领导新气象,过春节既有物质上的慰问,也有精神上的鼓励:物质上的安慰就不说了,哈哈,给多少都嫌少,这个你懂得;精神上的鼓励我得大书特书一番。书法走进校园以来,书法课学生喜欢老师青睐,每周三老师们都早早地来到教室,聆听书法大家的悉心讲解,练习起来可认真了,落笔、拉横、顿点、提钩,写得有模有样,练得如火如荼。因为太过投入,有下班忘了刷脸签退的,有手上蘸着墨迹上公交车的,还有忘了接娃放学的……总之,老师们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为了鼓励这高涨的热情,学校党政领导决定,请大同市书法大家为老师们书写春联,每人三副对联。十五位书法界的名人,挥毫泼墨,三天写了两千多副对联,为全体职工送“福”到家,“手书”的时代又重回人间。

时光倒退三十年,还没有普及电脑,还没有激光照排,书写春联可是一件大事。过了小年,家家都把买来的大红纸拆剪好,卷成一卷儿,家里的男人们就夹着这卷红纸来到了大队部。大队部就是今天的村委会。村委会请村里有文化的人(毛笔字写得好的先生)在这里为村民们书写。这自然是要排队的,轮到给自家写了,就递上一支“大前门”香烟,将红纸一一铺开,先写对联,后写斗方“福”字,然后是条幅,比如“出门见喜”,“旺气冲天”等,每家少说也得十多副对联,十几张斗方,等着书写完毕,晾干,再卷成一卷夹回家,也得小半天时间。


我们小时候上学有描红课的,记忆不深。正式学书法是上师范的时候,做老师必须练“三笔”(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那时每周都有一节书法课,教我们书法的是大同市书法界著名的刘汉隆老师,课上练习,课下也有作业。交上去的毛笔字,老师总会给你圈点,如若一个字的笔画被圈了三四个红圈圈,那这个字一定是写好了,也就默默地记住这个的书写过程,哪儿需提笔,哪儿需运腕。一个字得练习多次,才能把帖子的字练得有些模样。当然,练得最多的是“永”字,“永字八法”学问高深,练好“永”字,正楷笔法笔势就明白了一二。


九十年代经济的蓬勃发展,手写春联也渐行渐远,一则是会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二则是大规模的机器印刷春联的出现。春联都是电脑设计模板,字体烫金,红纸彩印花边,红红火火地一片繁荣。这样一来,家家户户的对联,字体统一,内容雷同,贴对联的形式也越来越形式了。

社会现在发展到今天,越来越追求精神的个性化,春联“手书”又春回大地。我打心眼里佩服那些提笔的人,能写得笔法刚劲有力,气势连贯,绝非一日之功。曾巩《墨池记》中言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所以说一笔好字成,还得十年功。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