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04-27 活字印刷为什么边缘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第479期 | 活字印刷为什么边缘化?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昨天,我们「得到」App又上了一个大产品,就是郑也夫老师的《社会学专题50讲》。

郑也夫是北京大学的知名学者。口才好,学问大。但是我们邀请他来做这个社会学专题50讲,还因为他做学问非常有特点,他的兴趣没有边界,没边界到他甚至根本不承认他是一个社会学学者。马克思有句话嘛,“人类的一切我都要懂。”他说,见贤思齐,我也有这个欲望。所以,只要有一个问题,提起了他的兴趣,他就要跨越学科的边界去追寻最究竟的解释。在这个《社会学专题50讲》课程中,你会领略到他的这种精神。

为什么我们做社会学板块的知识服务,不是从社会学基础做起,而是要做这个专题呢?是因为它可以直接让你领略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魅力。

今天,我就从郑老师的课程中的一个话题,跟你聊起。

我们都知道,咱们中国有所谓的“四大发明”,其中之一,就是活字印刷术。在北宋就有了,比西方早了400多年。这当然听上去很牛了,感觉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应该很发达才对。可是,事实情况并不是如此。根据统计,中国古代,通过活字印刷术印出来的书籍,只占到全部书籍的2%左右,也就是说,实际上,活字印刷术是被严重边缘化的,这是为什么?

过去,我们在解释这个事儿的时候,一般都在技术上找原因,比方说,活字印刷术虽然出现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技术层面一直比较粗糙。

你想,活字印刷一次要把几百个单个的活字拼到一起,首先一条就是需要规格极其统一,字与字之间要严丝合缝,不然整个版面都会参差不齐。用蜡固定的时候,也要求很高,固定不好就会凹凸不平。同时,宋代是雕版印刷术最顶峰的时候,中国的古籍里宋版书籍的收藏价值是最高的。两相比较之下,活字印刷术就远不如雕版精致、美观,被边缘化是自然而然的事儿。这是在技术层面的解释。

但是,郑也夫老师说,这个解释恐怕不对。为啥?并不是说,活字印刷术之后就没有发展,比如明代中期就出现了铜活字技术,和木活字相比,就不再是一个一个手刻,而是统一铸模,精确度自然就提高了很多。

到清代的时候,活字技术就更成熟了。两个证据,康熙40年的时候,制作了一大套铜活字,用它来印制了《古今图书集成》,一共有1000卷,绝对是个大工程。到了乾隆年间,乾隆想如法炮制,搞一个图书的大制作,但他爷爷康熙的这套铜活字已经在多次的使用中残废了,再搞一套也不简单,他改用枣木活字,印制了《武英殿聚珍丛书》,全书134种,也是个大工程,大制作。你看,皇家都在用,不能说技术上不成熟吧?那活字印刷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郑也夫老师说,是社会因素。你看,社会学的视角来了啊。

你想,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是啥?不就是操作灵活,成本低嘛。用一套活字就可以拼出所有的图书嘛。这是活字的优势。

但是,什么书会用到它呢?

如果是那种超大型的书,比如四库全书,反正民间也买不起,只需要几套就够,用活字印,还不如用手抄呢。所以,四库全书事实上就是手抄的。有学者统计,中国古代的书有51%是手抄本,超过一半。在明代文渊阁的藏书中,手抄本的数量远远高于印制本,占到70%。这都是那种印刷量不大的书。

你进一步追问,为啥印刷量不大啊?因为那个时候,一个人写了一本书,上哪儿宣传,上哪儿销售?后来那种全国性的图书发行系统,零售系统,媒体,那个时候都没有啊。社会系统不支持嘛。

那你说,如果是那种印刷数量很大的书,比如儒生参加科举都要用的四书五经什么的,是不是该用活字呢?也不行。

首先一个原因好理解,雕版印刷其实也不差。

郑也夫老师算了一笔账。

一块雕版的寿命是多少,它可以印多少册书,一块雕版最多可以印3万册书。在今天也不算是一个很小的数字。所以雕版印刷够用了。

听到这儿,你会说不对啊,够用不行啊,一个商业行为,讲究的是合算啊。活字印刷的优势不就是成本更低,经济上更合算吗?

对,但是回到社会学的视角,有两笔账还要算进去。

第一,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一年年地举办的。考生是一波波地来的。所以,一块雕版,一次印1000本,可以印30次。这一版印完了,把它刷洗干净,把它风干,然后很好的存起来。什么时候再需要,拿出来马上就可以开印,没有什么排版的事了。

可是活字印刷呢?每次都要拆散了重排版。这笔费用也要计算进来的啊。

你看,不能单纯地算印刷量,还要看印刷量在时间上的结构。不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你就看不懂这个现象。

还有一笔账,这就更得有社会学的视角了。

活字印刷要排版,排完版还要校对,印完了这次还要把版拆掉,要把一个个活字归位。然后什么时候要印了,还要再次排版,排完版还要再次校对。

这就产生了一个要求,就是排版校对的人必须能认字。可是,在中国古代,识字是个门槛,识字的目的是什么?识字的目的是科举啊。只有那种实在混不下去,连个教私塾的活也找不到的人,才会干排版校对的工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嘛。这样的人别说找不到,就是找到了,工钱要得也不会低。

而雕版印刷呢?古代的雕版工人就不需要认识字,每个字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幅画,刻对了就行。这人才需求要低得多啊。这是又一笔账。

所以,活字印刷术就没有什么大的市场空间了。

当然,小的空间还是有的。比如,古代江南一带,就有一个工匠群体,挑着个担子,里面就是活字,到处走街串巷给人印东西。什么东西?大家族的族谱。所以这群人被称之为“谱匠”。

族谱就符合我们刚才讲的两个条件,第一,一次印刷没有太大量,少的七八本,多的一两百本。第二,一次印了之后,短期内不需要再印,排版一次,拆了没关系。这个市场空间就留给活字印刷了。因为经济上合算嘛。

郑也夫老师还提到了一个因素。雕版印刷不是在技术本身上更成熟,而是在社会组织上更成熟。

你想,雕版印刷术用量大了,就产生了一个刻工群体。每个时代大概都有上千人。他们的分工越来越精细,有师徒的传承,手艺越来越精湛,印出来的书当然就精美。而活字呢?一次制造完成,可以用很久,就没有办法衍生出庞大的从业人群,印制技术提高得也就慢。你看,这又是一个社会学上的原因。

把一个现象,还原到社会现实中,在社会人群的网络中再来看它的原因,你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解释。这就是社会学的魅力。

郑也夫老师的《社会学专题五十讲》里面有很多这样的话题。重磅大课,最近上新,推荐给你。

明天是周末,下周再见。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