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临帖】我临董其昌《东方朔答客难》 许彬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我临董其昌《东方朔答客难》

 

■许 彬


  《东方朔答客难》共12页,整幅作品前、中、后三部分呈现不同的气息变化。我所临的第二页共75个字,笔画较粗,字形欹侧,重心微微向右上方倾斜,笔画省简,偏于行书,多用淡墨。例如第2行中间“能海内无”接连4字都很厚重,左低右高,“能”和“无”二字行中偏草,厚重简洁。第3行中“谓”“博”两字笔画粗重,接下来的“闻”中间以草书的写法简化,笔画变轻,再下来五字较粗,“力”字变轻,最后的“尽忠以”3字又变粗。从这一行可以看出整体基调的厚重,粗的字是以字组的形式出现;轻盈的字少,以单个字的形式点缀其中。

  听闻辽宁省博物馆在2018年1月8日至3月4日推出馆藏明清书法精品展,其中便有《东方朔答客难》,于是,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决定千里迢迢赴沈阳观展。见了《东方朔答客难》真迹后,方觉得字帖和真迹相比差异很大。《东方朔答客难》原是册页,,成为手卷。卷长三米多,正文部分是仿古色纸,比字帖颜色略深。裱褙色泽更深一些,有暗纹,显得古朴陈旧。

  展柜里有《东方朔答客难》的介绍,称董其昌书写作品时使用的是新笔老墨。从第二页来观察,董其昌一笔之中浓淡两色分离,最后一行“同胞”二字笔画较粗,但是由于墨脱了胶,水墨分离,淡墨多,浓墨少,也给人空灵的感受。

  走近细看,字和字的关系令人印象深刻。《东方朔答客难》字距较大,在第二页里都是独立的字,字和字之间轻盈地把连接留在空中。这种空中的连接,是快速的,是曲线的。如第2行第6字“能”收笔向左下,并不直接承接下字起笔,而是在空中经过轻盈回旋之后转向下切笔写“海”。以第3行为例,“谓、博、闻、辩”4字是在空中逆时针转接;“辩”和“智”是直连;“智、矣”二字是空中逆时针连接;“矣、然”为直连;其下“然、悉、力、尽、忠、以”6字又是逆时针转接。这种空中回旋的笔势拉长了字和字的空间,给人空灵、松弛的感受。

董其昌《答客难》(第二页)


  我们常说:“文字停止之处,音乐开始了。”这次观看真迹的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书法的时候,不仅要学习字帖上呈现的一点一画,更要去观察感受点画背后的部分。

  原帖中,笔画是一个静态的呈现,笔势产生的节奏和力量是笔画生成的决定因素,而笔势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书写者当时心境的影响。临帖中,要不断发掘点画的细节,观照和感受节奏与力度,超越时空去体味书写者的心境,从而产生玄妙的交流。

  不同于印刷品在印制过程中会经过调色等环节,真迹呈现出的是作品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这就像一位视力有缺陷的人不知月亮的方位,有人用手指给他看,倘若两者的相对方位不一致,手指的方向在另一人眼中就可能是偏离的,这个有眼疾的人就很难获知月亮真实的位置。真实是一种品位,它超越了清晰,在心里投射出的意象更加接近作者书写时笔势流转的状态。这次观看真迹使我发现了更多在平时临帖学习中所忽略的元素。

  《东方朔答客难》的入笔、折笔、收笔处多有圆转之意,缩短切换笔毫锋面的停顿。比如第二页倒数第2行的“者”,哪怕横和撇连接的翻折也处理得很圆润,将一股无形之气裹束住,不露锋芒。在圆润之中,竖、横、撇三个主要支撑的笔画直而挺拔。第2行“矣”字也是如此,其余的圆转灵动,把撇作为一字主笔,写得直而肯定,支撑起整个字的精神。不由使我想到了林散之先生说过的:“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更觉方。”

  董其昌的“灵动”,依靠的是肯定和快速的用笔,用笔尖和中锋写出快速、肯定、挺劲的线条。第1行的“释”;第4行的“旷”“积”“数”;第5行的“郎”“过”“意”“有”;第6行的“遗”皆是如此。想写出这种质量的笔画,需要大量准确的、不断发掘细节的临摹。惟有纯熟之后才能摆脱描摹的状态,逐渐体会笔势的流动和作者的心境,进而写出“贴近古人的字”。

  我们学习书法更多是在学习技术,而不仅仅是知识。知识是能够通过书本学习了解的,而技术不能。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体会、练习,才能明了作者当时是通过怎样的技术来表达自己的。我们只有通过全盘学习而不是过早地对技术进行取舍,才能充分地掌握作者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表达自我。

  大概是季节和天气的缘故,展厅里的人很少,有时只剩我一人,颇为冷清。我站在展柜前看着自己正在学习的字帖,有些寂寞,忽然想说点什么却又无法表达。

许 彬 临董其昌《答客难》(第二页)



微商城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