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她在东京住了一年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2015年末,她独自一人去了日本生活;2017年初,她回来了。与她一起归来的,还有一部书稿,内容基本上是她在日本这一年来的日记,记录下敏感如她在日本的见闻、思考,取名为《东京一年》。

 

她是蒋方舟。

 

在聊这本书之前,我想先谈谈这个姑娘。很多人叫她“才女”,也有人叫她“美女作家”。

 

然而所谓“才女”,都快三十岁了,却并拿不出什么够份量的作品来,也就是网络上几篇流传一时的散文,和,一个早慧小女孩的文学“神话”;所谓“美女作家”,说实话,纯粹以五官论,我委实看不出蒋方舟美在哪里,反而我打量出了她“不美”在哪里——略嫌浮肿的眼睛、不够精致的鼻头。

 蒋方舟《东京一年》中照片


可能有人要误会我了——你那么讨厌蒋方舟么?

 

当然不是。相反,我挺喜欢她的。她的微博和最新文章我都看,无分文字长短;有她在的《圆桌派》,我觉得更“浪漫”;关注她的足迹与文学创作,虽然她并不认识我。

 

我直如一个被她魅力与气质折服掉的粉丝一样。

 

蒋方舟是有魅力的,或者说她有很好的气质。若让我概括,那大概是文化的力量让她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姑娘——可能这是一股包涵了现代主义的书卷气。

 

蒋方舟博览群书,写文章喜欢用典,也就是掉书袋。读她的作品,会发现她一会扔一个,一会扔一个,古今中外文史哲,从来不间断,若是她不扔书袋了,那只能说明这篇文章你读完了。《东京一年》里面,几乎所有的篇幅都如此。书里谈论的对象,涉及文学、艺术、宗教、美术、等多个领域,因为是在日本,所以主要是谈日本文化。蒋方舟东京一年,游遍日本各大景点,参观了大量的美术馆、美术展、文学馆、纪念馆,文学家、艺术家、画家的名字及其作品层出不穷,作为读者,我读得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的原因是她说的我都不知道,所以她怎么大肆评论、兴奋感慨,都让我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不知道这是作家的失败还是读者的失败。

 

讲真的,我对“旁征博引”这种行为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最早喜欢,是读了钱钟书,觉得震撼并且有趣,便心生效仿。后来强迫自己读大部头的哲学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之类的著作,却心生倦怠,读不进去。终于连个皮毛都没挣到。

 

读《不过如此》,发现老崔虽然也读很多书,但坦言自己读不了哲学书。可事实是,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知识分子。于是我也渐渐明白,凡事可顺遂,不须硬效颦。于是我现在只读自己读得下去的,想读爱读的书,包括看剧、看电影。

 

因而我也佩服那些如蒋方舟一样的,可以真正通览各家的读书人。有时他们旁征博引的文字,我也爱看,但看着看着我发现,其实“用典”也是一门技术活,善用者如钱钟书、梁实秋,写出来的文章趣味盎然,每一个书袋都成为亮点,使读者爱不释手;而不善用典偏偏还过度用典者,写出来的效果就很差了,不止让人读不下去,还疑心作者本人是不是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说它何用。此谓卖弄之嫌。

 

我认为蒋方舟的文章有时候就犯了这个毛病:旁征博引,黑压压一片人名加书名,一句接一句翻译得半生不熟故作艰涩的“名人名言”,以至于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当然,也许是我太愚钝,知识太浅,须怪不得旁人,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也是十分大的。

 

再说说《东京一年》这本书的装帧印制。这一点,我直说,我一点也不喜欢。

 

因为太鸡零狗碎了。我理解的书,应当内容很纯粹,就是文字嘛,阅读当然是读文字,简直连图片都不必要。有文字的干货就最好了。这本书却不然,彩印,本来就没几页,还专门请了个日本摄影师拍了N多张照片附在书中,且跟正文没大关系;里面把目录做成书签,夹在书里,一张旅行图,夹在书里,一则新短篇《雨男》,夹在书里,结果导致这本书拿起来拖拖拉拉鸡零狗碎。

 

代价是,一本十万字的小书成本反而飙升,要68.00元一本。

 

一句话,形式主义害死人呐。您直接弄一附录不就完了。阅读应纯粹,而不是破碎。

 

最后要发挥我编辑出版专业的精神了——我发现书中一处文法错误:蒋方舟第12页写了一句“拾级而下深不见底”,当中的“拾”用错了。“拾”读she的时候,意思是“蹑足而上”,所以有“拾级而上”这个词,却绝不能用成“而下”,否则就词意矛盾了。

 

蒋方舟这回,可是拽文拽砸了。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第192篇文章

刘鑫杂文/刘磨刀

公众号:liuxinzawen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