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俞晓群 | 读你长大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书后的故事》是深圳商报的专栏,

记录了我三十年出版生涯背后的故事。


读你长大

文 | 俞晓群



我在《第一畅销书》一文中提到,一八九八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华英初阶》等读本,确立企业方向,在市场上畅销,赢得大批读者。有许多文化名人回忆早年生活,都会提到自己接受英语启蒙教育时,使用的教材正是商务印书馆的《华英初阶》和《华英进阶》。


先说胡适。



他在《四十自述》中谈道,一九〇四年初胡适从绩溪来到上海,在张经甫创办的梅溪学堂读书。当时胡适不通上海话,只能进入最低班“五班”,国文教材是文明书局的《蒙学读本》,英文是商务印书馆的《华英初阶》。胡适国文很好,他说有一次听国文课,老师讲“传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老师顺嘴说道,这里的“传”是指《左传》。下课后胡适来到讲台前,私下对老师说,您讲得不对,这里的“传”是指《周易》中的《系辞传》。当时老师脸都红了,他给胡适出一个题目“孝弟说”,让他写一篇文章。胡适当即写下一篇百余字的短文,老师看后说,你收拾东西跟我来。他把胡适送到二班,也就是一天之内连升四个班。


但梅溪学堂以国文为重,对英文和算学不够重视。胡适说,在那里学习几个月,三十几页的《华英初阶》读本还没讲完,《算学》也只讲到“利息”。一九〇五年胡适离开梅溪学堂,转入澄衷学堂,结果因为他的英文和算学水平太低,被编入第五班,没有了在梅溪学堂时,一日连升四班的风光。


再说周作人。



一九〇一年周作人考入江南水师学堂,他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华英初阶》,但所言有些含混。如《学校生活的一叶》中写道,一九〇一年夏天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发给他的课本有《印度读本》四集,是英文读本,但它是不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华英初阶》呢?周作人没说,他却提到学堂还发一本《华英字典》,明确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对于这本词典,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老师一”中也提到:“于我们读英文有点用处的,只是一册商务印书馆的《华英字典》,本是英语用汉文注释,名字却叫做‘华英’,意思是为国家争体面,华字不能居于英字的底下。我们所领到的大约还是初板所印,用薄纸单面印刷……”一八九九年,商务印书馆确实出版一本《华英字典》,收词四万。


再有,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我的新书一”中写道:“我们的英语课本《英文初阶》的第一课第一句说:‘这里是我的一本新书,我想我将喜欢它。’”此中“英语课本”,应该是《学校生活的一叶》提到的《印度读本》吧。后来人们认定,这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华英初阶》,虽然名字也不对,把“华英”写为“英文”。




,一八九九年七岁。北京出现了第一个‘洋学堂’,名曰中西小学堂。父亲便命入学。这是新派人物福建人陈鑅所办,念中文,又念英文。一九OO年八岁。义和团举事,专杀信洋教()和念洋书的人。英文念不成了,并将当时的课本《英文初阶》、《英文进阶》一齐烧毁。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中西小学堂停办,遂辍学。”


周越然在《我与商务》中说,早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他认为最有实用的是《华英字典》,其次则为《华英初阶》《华英进阶》。他立志:“他日倘我所学有成,定当为商务服务,定当为他编一部完备的字典或外国语教本。”后来周越然为商务印书馆编写《英语模范读本》,成为大畅销书,起点正在于此。


END




扫描二维码,购买新著

《杖乡集》,可签上款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也可直接进入微店



俞晓群    出版人,专栏作家。曾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万象》杂志主编,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社长。主持策划出版“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海豚书馆”、"海豚文存"等。本人著译有《自然数中的明珠》《数术探秘》《数与数术札记》《人书情未了》《一面追风,一面追问》《这一代的书香》《前辈》《蓬蒿人书语》《那一张旧书单》《可爱的文化人》《精细集》《我读故我在》《一个人的出版史》(共三卷)《杖乡集》等。

一起分享三十年书业的人和事

微信号 : yxq195609

新浪微博:@俞晓群



往期回顾

年度人物——许渊冲与韦力 | 商务,不寻常的纪念 | 怪味儿购书记 | 序:书写真性文章 | 《海豚人文书目》序 | 《杖乡集》序与跋 | "西方汉学"袭来时 | 沈昌文看俞晓群 | 西方人如何看待孔子 | 初春,与大师相遇 | 皇帝的新衣 | 书啊,你这水火不容的宠儿 |许渊冲:款步走来的大师 | 人口过剩:富人还是穷人?鲍曼:文化的是与不是 | 全球化:现代性追求的挽歌?旧书单:无法忘却的记忆 | 时尚:人类社会的永动机 | 文库出版,我一生的追求 | 雅丽纳·鲍曼 |《五行志》研究系列总序 | 这一年,我读到的诗句 |《丰子恺全集》出版手记 | 解读冷冰川 | 新老年沈昌文 | 出版,一门文化生意 | 谁是我们的导师?找有个性的作家,做有个性的装帧 | 读书少,为什么?书不厌精,文不厌细 | 如何发现好书 | 丰子恺画笔下的教科书 | 缘缘堂:丰子恺的精神家园 | 我喜爱的四种学术文采 | 胡适论选题 | 版本,出版人的专长 | 那22封关于《读书》的来信 不甘心正襟危坐 | 阅读八问 | 阅读基于私藏 | 迷人的时刻 | 书香忆,最忆是董桥 | DK,死在营销王手上 | 让我惊呆呆呆了的毛尖 | 沈公的背面 | 值得尊重的小辈能量来自辛勤

书后的故事

第一畅销书 | 万有的记忆 | 陆灏的新著 | 为书哭泣 | 读书毁了我 | 梦中的《万象》八十五年前的梦 | 韦先生的情操 | 该读哪本书?陆费伯鸿先生 | 书业七家 | 出版史上的疑点 | 未来怎样生活 | 《汉译名著》九十年 | 为书稿排队 | 年度的书标 | “九O后”来了 | 牛皮与羊皮 | 签售的目的 | 三十五年过去 开本的意义 | 谢泼德先生 | 成名的秘诀 | 海上画梦录 | 剪刀上的钢印 | 特装书 | 好人家的孩子 | 远去的大师 | 范公与沈公 | 美华书馆 | 韦先生的赠品 | 鲍家的传承 | 罗胖麾下的爱丽丝 | “傅杰文录”点滴 | 银鱼妞妞 | 韦先生的后面 |签名本随想 | 韦先生的哼唱 | 商务的书目 | 我喝酒,他饮茶 | 王强,GUCCI与竹节装 | 书蠹精与海上奇侠 | 八十以后

读史小记

读史小记之一《五行志通考》笔记 | 读史小记之二五行志序篇总题记及诸史题记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