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新书速递:南京古旧地图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南京古舊地圖集

全2冊


胡阿祥、范毅軍、陳剛主編


2017年12月1版


定價:1980元




總目

General catalog


上冊

Volume One

序一(范毅軍)

Preface One (Fan Yijun)

序二(李孝聰)

Preface Two (Li Xiaocong)

序三(李孝悌)

Preface Three (Li Xiaoti)

前言(胡阿祥)

Introduction(Hu Axiang)

凡例

Notes

圖錄

Maps

卷首  南京現狀地圖

Frontispiece:Map of Contemporary Nanjing

卷一  大視域地圖中的南京

Volume Ⅰ  Nanjing in the Maps with

Grand Perspective

卷二  近世以來志書與繪畫中的南京地圖

Volume Ⅱ  Maps of Nanjing in

Pre-Modern Gazetteers and Paintings

卷三

Volume Ⅲ  The Survey Maps of Nanjing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

卷四  明清時期南京勝景圖

Volume Ⅳ  The Scenic Paintings of

Ming-Qing Nanjing

附錄  《南京古舊地圖集·地圖存目》

Appendix:A Catalog of the Historical Maps

of Nanjing



下冊

Volume Two 

文論

Research Articles  

後記(胡阿祥,陳剛)

Epilogue(Hu Axiang  Chen Gang)



本书由南京大学著名学者胡阿祥主编,是以全面汇编与系统研究历史时期(截止1949年)南京城市范围内的古旧地图为目标的学术工程。是南京建城两千五百余年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历史地图集,它基本囊括了目前已知和可搜寻到的历史文献中保存下来的所有南京舆图。全面展示了南京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历史变迁。清晰勾勒出南京这一中国古都两千多年的城市历史发展脉络,直观展现南京城市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全书分为“图录”和“文论”



两册,“图录”分册舆图来自于海内外众多收藏机构,其中很多舆图是首次公布,这些宝贵资料将成为南京历史研究的基础文献,也是复原各历史时期南京城市的形态与构造的基础,因此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文论”分册收录相关研究论文十八篇,这些论文来自于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大陆,集中展示了学术界目前对南京城市历史地图研究的最新成果。图文配合,是了解和研究南京历史的重要文献。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南京城市史研究的空白,将推动南京城市史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史学科带头人,六朝博物馆馆长,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六朝史学会会长,在《历史地理》《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上百篇,著有《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宋书州郡志汇释》等学术专著多种。


范毅军,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执行长,在史语所《集刊》《新史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传统市镇与区域发展:清太湖以东地区为例,1551-1861》等多种。

陈刚,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在《历史地理》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著有《六朝建康历史地理及信息化研究》等多种。


后  记


《南京古旧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是以全面汇编与系统研究历史时期(截止1949年)南京城市范围内古旧地图为目标的学术工程。《图集》的编纂工作发端于2007年初,在该年胡阿祥发表的《关于汇编<南京古旧地图集>与编绘<南京历史地图集>的设想》及2008年发表的《南京历史文化概说及其研究回顾》两文中,详述了该学术工程的急迫性、可行性与广泛意义、初步计划,并很快得到了海内外相关学人的关注与回响。及至2013年,在两岸学术合作意向达成及其他相关条件成熟的基础上,我们与凤凰出版社签订了《图集》出版合同。2014年,《图集》入选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5年,又由胡阿祥牵头,以“《南京古旧地图集》编纂与研究”为题,成功申请“南京市文化人才培养对象A类项目。同时,《图集》的编纂还得到陈刚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新型超媒体GIS技术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基金号:41271388)、胡阿祥承担的“南京大学人文基金项目”的经费资助。


2013年,《图集》编纂工作正式启动,组成了以胡阿祥、范毅军、陈刚为主编,祁刚、姚乐、胡箫白、廖泫铭、韩凤冉为成员的编委会。四年之间,我们这个团队精诚合作、孜孜以求,秉持着“整理国故、服务乡邦、敬重学术、尊重版权的原则,经历了地图征集与使用申请、地图整理与编目、分卷选图与著录、地图研究与论文撰写等工作阶段;在此期间,我们既深感地图文献收集与整理的艰辛与曲折,也颇多收获了学术合作与努力耕耘之后的喜悦与满足。


相对而言,古旧地图征集是《图集》编纂工作的基础,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也最多。2013年以来,我们积极联系两岸及海内外相关学术机构,集中走访了包括台湾“中央研究院”、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出版社、上海图书馆、江苏省测绘档案馆、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资料室(地图馆)等机构,征集古旧地图近300种、1000余幅,并先后与多家机构签订了地图授权协议书或使用承诺书。而面对有些公藏机构视古旧地图为私物、或索价太高或秘不示人的做法,我们也是徒呼奈何!


在此古旧地图征集的过程中,特别值得提及并致谢的是:(1)2014年5月,我们集中走访南京市档案馆,得到夏蓓处长的热情关照及查档大厅工作人员的细心帮助,对馆藏民国地图(地图约70多种、 200余幅)进行了逐份调档与拍照。(2)2014年6月,我们以南京出版社《金陵全书》为参照本,集中对25种南京地方志书中的古旧地图进行扫描采集,获得志书地图300余幅;同时得到南京图书馆及古籍部祁刚副主任的大力支持。(3)2014年8月,我们访问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并顺访傅斯年图书馆、近史所图书馆、人社中心图书馆、人文社科联合图书馆等院内多家机构以及台湾大学图书馆、台湾“国史馆”等。在范毅军研究员、廖泫铭主任、苏文荣经理的倾情襄助下,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地图与遥测影像数字典藏计划”所建地图数据库,顺利收集了高清扫描格式的南京古旧地图100余种、700多幅,其中包括民国大比例尺系列城市地形图、民国南京城市地籍图等一批珍贵地图资料。(4)通过检索网络在线数据库,我们从美国国会图书馆、京都大学图书馆、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等海外机构的地图数据库中,收集南京地图档案约30余件;其间,留学海外的陆帅博士等给予了不少帮助。(5)在储征伟院长、李勇副院长和董润华主任的支持下,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图集提供最新南京市行政区划图及城区航空正射影像图。6)南京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朱炳贵编著《老地图·南京旧影》,为我们提供了若干地图的收藏信息或追踪线索。(7)在地图收集过程中,南京出版社卢海鸣社长,上海博物馆杨志刚馆长,南京市博物馆吴阗馆长,南京大学图书馆计秋枫馆长、史梅副馆长、古籍部李丹主任,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朱明娥研究员,南京市考古研究所祁海宁副所长,上海师范大学钟翀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教授等,也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南京大学研究生段淼然、张笑、陈瑞芳、薛梦姣、曹飞飞等,则在扫描复印、资料整理、图像处理等方面做了诸多服务工作。


《图集》的内容组织与装帧印刷,采用八开彩印本,一函两册,上册为《图录》,下册为《文论》。《图录》共分四卷,分别由姚乐、祁刚、陈刚、胡箫白负责,以“学术价值珍贵典型、版本稀缺、品相完美为基本原则,精选各卷地图,著录相关信息,并于各卷卷首撰写“导言”,概述该卷地图的基本情况与学术意义。《文论》由胡阿祥总领其事,邀约包括《图集》主要编纂人员在内的14位海内外学者,提交学术论文18篇,这些论文广泛涉及了地图史、城市史、历史地理学、图像史、文化史、地图数字化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诸多传统与新兴领域,集中展示了南京古旧地图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学术进展。此外,陈刚还汇集整理了《图录》所用地图及未收地图的相关信息,编为附录《南京古旧地图集地图图目》及《南京古旧地图集地图存目》,以备读者查阅。


《图集》的编纂与出版,自始至终得到凤凰出版社的高度重视。社长、总编辑姜小青先生多次参与工作讨论,布置重大事宜;责任编辑韩凤冉先生、美编部姜嵩主任、美编徐慧女士以出版学术精品为己任,不厌其烦,认真负责地进行编辑校对、装帧设计、版面布置等繁重工作,并积极联络地图版权、送审及印刷等事宜。而对于我们因为地图编排方案的屡有调整以及其他情形导致的一再延误交稿日期,凤凰出版社诸位同仁所表现出的宽宥大度、理解同情,也让我们异常感动!


值此《图集》即将问世之际,我们怀着感恩之心,还要向关照与支持《图集》工作的多位学术大家与学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复旦大学周振鹤先生、北京大学李孝聪先生、中国科学院大学汪前进先生、香港城市大学李孝悌先生对《图集》工作高度认可,两位李先生还欣然为《图集》赐序;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黄进兴院士为开放地图资源、促成两岸学术合作做出积极贡献;著名地图学家、北京大学毛赞猷教授年近九秩,专门致信询问《图集》编纂进展;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李满春教授是中国现代地图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也积极关注《图集》进展并支持相关工作。


当然,限于我们的学力浅薄与精力不济,《图集》的编纂工作肯定还存有不少的缺憾;再者,由于《图集》的编纂总体而言属于我们的“自选动作”,缺乏“强力”部门的“公文”支持,故在古旧地图的征集方面,疏漏也是在所难免。我们期盼着学界同仁与广大读者的批评与建议,期盼着公藏机构与私人藏家的关怀与支持,唯有如此,或许今后能够修订再版的《南京古旧地图集》方能更臻完备,而我们即将实施、期以五到八年完成的《南京历史地图集》的编绘,也才能打下更加厚实的基础。

 

 

胡阿祥  陈刚

2017412日记于南京仙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