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20th全国设计“大师班”德国文创体验之旅报道四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20th全国设计“大师班”

德国文创体验之旅

报道四


时      间:8月2日—3日
地      点:德国柏林 / 汉堡
本期重点:

拜访世界顶尖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

参观汉堡实用艺术博物馆 / 世界海报收藏馆

体验巴伯斯贝格电影公园(Filmpark Babelsberg)

观看堤坝之门展览馆“美国摄影展”
活动策划 / 总监:林家阳、梁晓芬
报道主持:孙蕊、李志红
报道团队:孟拥、黄大为、陈岸、史小冬、王薇弘、王亚琦等“大师班”学员


大师班”德国文创体验之旅下一站,学员们经历了新一轮的“视觉风暴”:拜访世界顶尖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参观汉堡实用艺术博物馆/世界海报收藏馆,体验波茨坦的巴伯斯贝格电影公园,观看堤坝之门展览馆的“美国性文化摄影展”,内容精彩纷呈,令人期待。

1

聆听大师
——拜访世界顶尖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


       “大师班”成员一行从柏林到汉堡,如期圆梦——对话世界顶级设计大师霍戈尔•马蒂斯(Holger Matthies)。早上十点到下午五点,七个小时的相处,大师带领我们在他的艺术世界中徜徉,时间虽短却足以回味终生,把我们从沉溺太久的惯性定律中拉回到思考的层面上,体会设计,感悟人生。这种激动,无法尽数,既是亲见大师圆梦的欢乐,又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后的动容。

       霍尔戈•马蒂斯1940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57—1961年间学习彩色平版印刷,1961—1966年就读于德国汉堡美术学院,1966年在德国汉堡成为独立设计师,从此与海报结缘一生。他的海报设计几乎囊获该领域所有的国际奖项,与冈特•兰堡(Gunter Rambow)、金特•凯泽(Guenther Kieser)并肩齐名。艺术生涯绵延半个世纪之久,至今创作激情高昂,创造佳作无数,题材广泛,涉及到音乐、戏剧、。



悬挂于马蒂斯教授工作室玄关墙上的海报,晚年的马蒂斯钟爱上了猪艺术



20th“大师班”全体学员和马蒂斯教授与汉堡晚报记者在大师工作室前合影留念


       晨起,细雨微凉,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入口外墙上悬挂的他本人设计的著名音乐剧海报《卡门》,这是马蒂斯先生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大师班”学员能顺利找到他的居所而特意制作的,小小的心意传达体贴和重视,令大家倍感温暖。今年76岁的马蒂斯敏捷、智慧、强悍,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气十足,毫无倦意,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一种超常的力量。研读他的作品,既有娴熟的设计技巧,又有对当下社会的深入思考,给人一种前卫、尖锐、极富挑衅性又极具诗意的视觉感受。   



马蒂斯教授工作室环境典雅大方,充满艺术气息



马蒂斯向我们展示、介绍了他创作的几十幅海报作品,

其中包括图形海报、文字海报、互动海报等类型



马蒂斯教授讲解互动海报作品案例



马蒂斯教授兴致勃发,原计划一个小时的课程却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海报必须吸引眼球”,这是霍尔戈•马蒂斯首先向我们强调的,海报要追求强烈的视觉张力,绘画或文字设计都要制造惊喜,但不能仅停留在美感表现上,应注重独特的思想表达,使观众对海报作品所传递的信息产生兴趣、引起深思。马蒂斯同时强调“终极工具是你的头脑本身”,电脑虽然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不可否认,但是它只能是诸多手段中的一项,对着一个“箱子”你不会产生更多灵感,设计师要善于利用摄影、手绘、丝网印刷等多样媒介,使工作变得更有趣、富有创造力。

       同时他还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互动海报,他认为海报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与受众发生关系,而不是直接的“广而告之”,这个做起来很难,有时还会增加制作成本,但事实证明这种广告非常有效。

       马蒂斯的海报设计,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通常会选择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元素进行内在属性的结合并赋予它新的意义,“好的海报让人激动”,“为了设计整个人需要燃烧”……马蒂斯的每一句话都在发光,学员们不停发出啧啧的惊叹声,被眼前这位平面设计大师照亮和点燃。他的作品张张都是经典,其专业造诣已远远超出于时代和大众的想象,令人叹服。我们能够有缘面对面聆听大师传道,真是人生之幸事。



马蒂斯教授代表作

2

岁月留痕
——参观汉堡实用艺术博物馆 / 世界海报收藏馆


       德国有着浓厚海报文化氛围,在踏入德国的第一天,“大师班”成员就被街头巷尾张贴的海报所吸引,不论其视觉创意还是版式设计、印刷技术,都独具特色。德国人如此重视海报文化,和他们的观念有关——招贴广告是露天博物馆,他们把海报艺术看作是一种文化,看作是一种传播,因此在意识中给予了很大的重视,不管是广告媒介的管理,还是设计师的社会责任,都能体现出来。

       中午,我们在马蒂斯先生的带领下继续前往汉堡实用艺术博物馆参观,该博物馆成立于1874年,藏品丰富多彩,是德国最大、最系统的全面收藏海报艺术的博物馆,共有6万余件海报藏品。热情的马蒂斯教授提前约好博物馆专门负责海报档案管理的主管人员,带我们看到了十分珍贵的海报藏品。



工作人员在这里向“大师班”学员展示馆藏前苏联1920年代经典海报


       在收藏有各国海报的档案室里,博物馆主管人员向我们展示了珍贵的馆藏海报。其馆藏分类清晰,我们有幸看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海报、1920年代的前苏联海报、美国波普艺术的海报作品以及更加久远的19世纪末法国海报。

       从馆藏海报中我们看到1920年代前苏联海报多采用手绘及石版铜版翻印技术;1960年代的日本海报则受到西方海报艺术流派新思潮的影响,色彩艳丽,采用装饰感强的图形表现,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没有失去自我,注重留白,给人平淡内敛的东方意境和日本特色;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是美国波普艺术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倡导者,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可口可乐瓶子、玛丽莲•梦露头像等作为基本元素,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取代手工绘制,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传达出时尚、高冷、机械的感觉。

       最后,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馆藏的中国海报,遗憾的是虽然近年来中国海报日渐进入国际视野,但好作品不多,质量差强人意,作为中国设计师,有责任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砥砺,坚守梦想,继承传统,勇于创新,设计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好作品。


“大师班”学员认真欣赏馆藏海报

珍贵的馆藏海报


工作人员向“大师班”学员展示超大型馆藏法国、美国海报作品

3

时空梦想
——体验巴伯斯贝格电影公园(Filmpark Babelsberg)


       汉堡途中经过波茨坦,“大师班”成员前往参观了巴伯斯贝格电影公园(Filmpark Babelsberg)。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停留两个小时,尽管如此,大家仍然逐一浏览了每个场馆。与世界上所有的主题公园一样,这个曾经的欧洲历史最为悠久的电影制片厂已经被打造成为民众休闲娱乐的地方。虽然匆匆而过,却也能够从蛛丝马迹中一窥德国电影工业的辉煌历史。

        虽然表面上好莱坞耀眼的光芒让人们看不到光芒之外的星空,但欧洲电影以其深厚沉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气息在电影史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德国民族的理性与思辨深深地融入在他们的电影之中。我们在学生时代就看过德国电影大师法斯宾德导演的《丽丽•玛莲》,此外,还有更多的我们所不了解的众多电影艺术家。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欧洲电影艺术家对于美国好莱坞快餐文化嗤之以鼻的同时,美国电影中的西部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却又时时登场,如同随处可见的麦当劳和肯德基。



充满电影幻想元素的餐厅,配合投放的动态投影,营造出亦真亦幻的魔幻空间



琳琅满目的纪念品商店,利用电影创作出来的丰富的文创产品,刺激着观众的购买欲望



道具制作室设计成供观众互动参与的开放空间,

使观众对电影道具的创作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观众拍照留影的互动空间

4

黑暗行走
——观看堤坝之门展览馆“美国性文化摄影展”


       尽管汉堡活动只有一天,下午马蒂斯先生仍然推荐并亲自陪同我们前往堤坝之门展览馆欣赏“美国性文化摄影展”。这个展览的主题挑战媒体发布极限,气氛沉重阴郁,但摄影的艺术水准颇高,体现了摄影家对社会底层的关注与思考。艺术家秉持客观立场,通过拍摄社会边缘人员再现贫贱卑微,让人们认识到失败者也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发人深省。



堤坝之门展览馆展厅一角



马蒂斯教授向“大师班”学员谈了他本人对该摄影展艺术的感悟



马蒂斯和他的学生——林家阳



挑战媒体发布极限的展览作品,纪录了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边缘人士的灰色生活


本期结语

       汉堡是欧洲著名的“水上城市”,被誉为“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因为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这座城市秉持开放通达的城市气派。徜徉于这座世界桥城和设计之都,古老街道上林木苍郁,花香袭人,湖面白帆点点,天鹅成群,望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回味起一天来丰富的视觉盛宴,感觉累并幸福着。   



汉堡内湖的天鹅写真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