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党支部活动随笔④ | “印”变与“应变”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印”变与“应变”


如果问中国哪一项发明对人类文化传播的贡献最大,非印刷术莫属。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产生结束了书籍流传全靠抄写的历史,扩大了知识传播的范围和程度,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秉着对印刷术的敬畏,4月23日,,我走入了中国邮政未来邮局,聆听了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现场观看了多种印刷技术的演示,深入了解了印刷术在不断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方面进行的嬗变。


“印”源于“秘”


现场工作人员先介绍了印刷术的起源。据介绍,“印”这种技术,最早其实源于保密的要求。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章台,“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全国各郡县不断报送奏章。当时还没有纸张,奏章就是一捆捆的竹简。官员在上奏时,常将竹简捆好,在结扎处糊上粘性封泥,并钤上自己的玺印,再在火上烧烤,待其干硬后上奏。奏章送到章台,秦始皇会亲自验查封泥是否完好,以防中途被偷拆偷阅。可以看出,最早的“印”,是控制阅读范围的一种手段。



“印”行于“拓”


工作人员笑道,估计秦始皇也没想到,多年后,“印”却变成扩大阅读范围的利器。为什么呢?因为在先秦到两汉时期,书籍传播主要靠抄写,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人们就在思考,怎么样才能减少重复劳动,并降低出错。在这个时候,有人发明了拓碑技术。相传,东汉时,朝廷在太学门前树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共20余万字。传到魏晋六朝时,有人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从而将碑上的文字以黑地白字形式拓印下来,使碑文内容广为流传。


“印”兴于“雕”


工作人员说,石碑巨大,搬动不易,到隋唐时,拓碑印刷就开始演变为雕版印刷了。雕版印刷是指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做成雕版。然后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将纸揭起,即为印品。当前可查的最早雕版印品至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是1900年在甘肃敦煌县千佛洞发现的唐制《》。现场,工作人员还给我们演示雕版印刷,从涂墨、铺纸、刷印到揭纸,一部1000余字的三字经在不到两分钟内就印制出来了,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



“印”盛于“活”


要说印刷术最大的变革是什么,非活字印刷莫属。传统雕版印刷相比拓碑等已很快,但是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一些字数很多的书籍,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费的人工不少。而且如果雕错一个字,还会造成整块版无法用。但这种囧况难不倒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登上历史舞台。工作人员给我们看了活字印刷的印版,一排排小方块字模整齐排列在一个方格之内,字模下有蜡,通过加热、冷却过程,字模很方便固定和取下,效率大大提升。


“印”进于“变”


工作人员介绍,基于需求的多样化,到目前,印刷术的种类也很多样化,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激光照排等,极大方便了人们的需求。其中,利用感光材料通过照相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的丝网印刷技术,更是将印刷从平面转向了多维度环境,在服务供给水平上实现了大步提升。可以预期,在质量提升的大背景下,印刷技术还将继续前进,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在自“变”中成功实现“应变”,为文化传播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执笔:  李雷)


本文首发于:质检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号:aqsiqdrc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实习编辑:郑子聪

投稿邮箱:aqsiqdrc@126.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