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TANC 9月,在上海进入当代艺术的33种打开方式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伴随着第三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 Shanghai)的开幕,33个展览在这两周内陆续开幕,本周上海再度回归到艺术的聚光灯下。《艺术新闻/中文版》盘点了近期上海的展讯,在初秋送上这轮艺术季观展指南。


 艺博会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PHOTOFAIRS|Shanghai

上海展览中心 | 展至9月11日

静安区延安西路1000号


9月8日,第三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 Shanghai)于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VIP 预展本届展会共有来自全球15个国家、24个城市的50余家画廊参展。本次博览会比往届涵盖了更多的地区,韩国、比利时、以色列和伊朗正式加入,使得展会覆盖了15个国家、24个城市。在50余个参展画廊中,有四分之一的画廊首次在中国亮相。这些画廊分别出现在“核心”(Main)、“链接”(Connected)和“平台”(Platform)三个板块内



第三届 PHOTOFAIRS | Shanghai 现场


 美术馆和艺术空间 


艺术都市“使我行动TAKE ME OUT”

chi K11美术馆 | 展至10月9日

淮海中路300号香港新世界大厦地下3层


位于chi K11美术馆的主题展览“使我行动 TAKE ME OUT”由乐大豆、Massimo Torrigiani 以及策展人巢佳幸联合策划。作为一个融合艺术、设计和科技的跨界展览,展览挑战了人们对观看艺术空间的理解。本次参展艺术家有刘勃麟、邱志杰、Michael Wolf、蔡冬冬、陈熹、戴陈连、黄淞浩、刘亚、刘雨佳、佩恩恩、沈凌昊、王欣、王业丰、王一囡、徐跋骋、萧搏、张乐华、张亚。



 “使我行动 TAKE ME OUT”展览现场


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 展至2017年7月30日

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喜玛拉雅中心内3-4层


首届“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将于9月开幕,作为一场独特的思想盛宴,它不仅仅聚焦艺术、人文,而且创造性地涵盖了科学、技术、医学和生态等多个领域,试图在学科碰撞中激发出新的对话与交流,并把成果呈现在上海和世界面前。首届“上海种子”将跨越近一年的时间,陆续推出一系列展览、讲座、公开征集、工作坊等活动,提供更多参与公共讨论的时间、空间和渠道,将公众逐步带入“上海种子”营造的公共文化氛围之中。



 上海种子| 远景之丘,藤本壮介,2016年,图片来源: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OVERPOP 波普之上

余德耀美术馆 | 展至2017年1月15日

徐汇区龙腾大道与丰谷路交汇处路南


展览“OVERPOP波普之上”将成为两位国际策展人——杰弗里·戴奇(Jeffrey Deitch)和常驻中国的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之间跨越地域的对话,杰弗里策展欧美艺术部分,凯伦将视线集中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近20位优秀的中西艺术家将共同呈现一个行走在“现在时”和“未来时”的艺术现场,展出均创作于2010年之后的近60件作品,覆盖了各种媒介,并对这个时代复杂性的充分探讨,体现了今日新艺术的潮流趋势,也是当下中国和世界的镜像。



 萨马拉·戈登《刀口的平面》,MOMA/PS1,2014年


张鼎“风卷残云”

外滩美术馆 | 展至9月11日

黄浦区虎丘路20号


作为首届 RAM HIGHLIGHT 的委约合作艺术家,张鼎带来特别艺术项目 “风卷残云”。,把外滩美术馆打造成为一个独特的行为模式的现场。常规的美术馆观展秩序将被打破,观众不仅可以进入到装置内部与作品互动,更能在其中享用由艺术家亲自挑选、监督的饭菜与酒水,获得多层次的感官体验。在被赋予这些“特殊礼遇”的同时,观众也随着艺术家所设立的一系列严格而有趣的规则而形成起一场特殊的仪式,在参与的过程中,与艺术家一起批判性地探讨社会现实、价值标准、规则体系等命题。


 张鼎《风卷残云》现场,图片来源:外滩美术馆


山水间

上海当代艺术馆 | 展至11月20日

黄浦区南京西路231号人民公园7号门内


展览以“山水间”为名,但并无意于再现传统中国画中的山水图式,不探讨新水墨在当代的更迭变化,更不追求当代艺术与传统笔墨语境的生硬关联。展览囊括了不同年龄段的16位艺术家和各种不同媒材和形式的艺术,试图呈现当代艺术创作群体和艺术手段上的多元面貌。展览同时从主体、意象、景观、媒介、观看之道等诸多方面,发现艺术创作在不同时代的演变与关联。



 邱志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装置,图片来源:上海当代艺术馆


大航海:一个倒错的人

OCAT上海馆 | 展至11月20日

静安区文安路30号


“大航海”是2014年夏由艺术家郭熙与张健伶发起,想象力学实验室全程支持的创作计划,艺术家常常在单个展览内部以及各个展览之间铺设大量隐形的线索,架设尽可能多的连接使作品和展览之间相互投射与呼应。展览“大航海:一个倒错的人”(The Grand Voyage:A Man Upside Down)在多屏影像与机械装置中平地生波,带领观众进入“倒错之人”所痴迷的晕眩空间。



 郭熙、张健伶《大航海:邮包#837 一个倒错的人》,2016年,图片来源:OCAT上海馆


自然:主观的景态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 展至11月27日

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1


“自然:主观的景态” 将“自然”作为展览主题,关注的是对于自然世界充满浪漫色彩的爱,这片神奇的土地的美与力量所激发出的怀旧之情,以及自然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石和晴雨表的功能。展出的70余幅作品体现了不同的风格、技巧、传统与创作手法,其中包括著名摄影师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1912-1999)从20世纪40年代早期至70年代中期所创作的革新性作品,罗永进和吴舢锟全新的大画幅作品,倪有鱼创作的优雅的拼贴作品,沈学哲和林然精美的风景摄影作品及史国威的一组精致的手工着色作品。



 吴舢鲲《大山:细胞》,2016年,图片来源: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工作室”群展

乔空间 | 展至10月21日

龙腾大道2555-5号


乔空间将于9月举办“工作室”群展,包括丁乙、贾蔼力、刘建华、刘韡、刘小东、毛焰、徐震、杨福东、严培明、曾梵志、张恩利、张晓刚在内的十二位中国重要当代艺术家参与此次展览,通过艺术家自己的视角和镜头,呈现各自的工作室以及工作状态,展示艺术家的思想来源,使得艺术家及其作品独有的个性,变得可感可触。



贾蔼力,《未命名》,2016年


亚历克·冯·巴根个展——分裂

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 | 展至10月7日

黄浦区南京东路23号


继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系列展“Man, Forgotten”之后,此前在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参与驻留项目的艺术家亚历克·冯·巴根(Alec von Bargen)推出新展“分裂”。冯·巴根的作品深植于古典文化,以一种内省的力量将现实转化为一种近乎梦境的氛围。

亚历克·冯·巴根作品


秘密花园:娜塔莉·杜尔伯格与汉斯·博格上海双人展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 展至10月23日

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29号


“秘密花园:娜塔莉·杜尔伯格(Nathalie Djurberg)和汉斯·博格(Hans Berg)双人展”是瑞典艺术家组合娜塔莉·杜尔伯格与汉斯·博格在中国的首次双人展。策展人孙啟栋以自2013年以来创作的6组(件)作品为基础,为观众呈现一场前意识的漫游。2004年开始,娜塔莉·杜尔伯格与汉斯·博格以组合的形式一起创作,创作了一系列貌似离经叛道,实则富有象征意味又极易引发情感共鸣的作品叙事,将寓言、神话、怪诞与梦魇般的景象融为一体,涵盖定格动画、雕塑、电子音乐等形式。



娜塔莉·杜尔伯格&汉斯·博格,《秘密花园》艺术装置,2015年,图片来源: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万恶之首:金锋个展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 展至10月23日

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929号


展览“万恶之首:金锋个展”缘于艺术家金锋此前与“珠峰”有关的项目,该展览亦是对“珠峰”的进一步挖掘,包含了美术馆4块坡道展厅近1000平方米的影像、绘画、装置作品。此外,艺术家金锋邀请策划人宋轶通过一场戏剧,共同对展场中的作品和艺术家本人进行“二次描绘”;策划人根据对艺术家创作思考的理解,在这个大型个展的内部(高12米、600平方米的核心筒展厅内)筹划、编导了一个与展览主题相关的独立表演项目。



 金锋《每个人系列1》局部,图片来源: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为什么表演?

明当代美术馆 | 9月18日至11月20日

静安区永和东路436号


经过自2015年开始对历史语境中的“剧场”及“表演”形式的展演实践,明当代美术馆将策展视角回到“表演”这一概念本身,带来为期两个月的展演项目“为什么表演?”。该展览试图超越媒介对于表演的限制,考察表演在社会日常中的各种形态。作为一个持续发生的展演项目,“为什么表演?” 包括一个在明当代美术馆中呈现的展览、一系列在展期中密集发生的表演活动以及在美术馆周边地区开展的社区项目,参与者包括国内外50多位艺术家以及他们于不同时期创作的与“表演”密切相关的作品,涵盖装置、影像、声音、行为、偶发、剧场、舞蹈、诗歌等诸多领域。



 The HAPPENING作品《秘之静》在东京银座地铁线的表演,2016年


术问——刘小东、卡斯滕·尼古拉、白南准三人展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 9月18日-12月30日

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展览将展出由白南准所创作的一座不无戏谑感的20世纪成吉思汗的机器人雕塑,刘小东纪念碑式的装置作品《失眠的重量》,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类似于早期计算机穿孔卡片的图像结构装置《unitape》。“术问”将三件风格迥异的作品并置,其所阐发的新关系揭示了信息时代的“实在”(the Real)逻辑:一个基于由1与0之规范化所构成的通用二元指令而达成的现实,并且从这一通用性中产生了形态与样式之实体化(hardening)。人们同经济、。



 卡斯滕·尼古拉《unitape》,2015年,图片来源: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叶锦添:流形

上海当代艺术中心 | 9月23日-10月23日

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


“叶锦添:流形”是艺术家叶锦添近年来在中国大陆最大规模的个人展览,集结了他多年来在电影、舞台、装置、影像等多个领域的艺术创作成果。展览延续了他于今年3月在法国亚眠文化之家 “叶锦添:平行”的线索,以展览和举办地域进行对话的创作方式。



亚眠艺术之家“叶锦添:平行”展览现场,图片来源:PSA


投影顽固——耿建翌个展

OCAT上海馆 | 9月24日-11月20日

静安区文安路30号


“投影顽固——耿建翌个展”利用展厅A、B空间展示艺术家耿建翌2016年创作的最新影像装置作品。此次展览保持了耿建翌长期以来“去作品”的创作态度。在艺术家的改造下,5种具备投射影像功能不同款式的手持照明灯和信号灯,将展厅内部22根清水混凝土支柱转化成影像的反应载体,并通过迷宫般的墙体将柱子一一隔离,使观者产生对于日常生活、时间、整体、孤立之间关联的思考。



 展览海报,图片来源:OCAT上海馆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

上海外滩美术馆 | 9月30日-12月25日

黄浦区虎丘路20号


展品涵盖来自全球30家艺术机构收藏的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创作于1987至1994年间的40余件作品,艺术家创作常以身边日常的物件为材料,展览中的灯泡、挂钟、糖果、镜子,甚至一串日期都既是作品本身,也是解读作品的线索,邀请观众通过视觉、触觉,乃至味觉的多重体验,来探索这些在公众和私人领域至今依然相关的议题:从宏观层面的规模化生产、舆论导向,以及少数群体的代表,到更为个人化的主题。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无题”(3月5日)#1》,1991年,图片来源: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基金会

亚特兰蒂斯·气象

JEWELVARY Art & Bouttique | 展至11月30日

衡山路842号


亚特兰蒂斯酒店,以其鲜明的海洋主题和奢华的度假享受闻名于世。一场关于亚特兰蒂斯的奇妙之旅将提前在上海 JEWELVARY 中展开,7位(组)国内外艺术家以建设中的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的现场为模拟的创作空间展现他们各自对那遥远海底的神秘王国的奇妙想象。




 画廊 


复履薄冰——伊恩奇·文涅尔

艺术门 | 展至10月31日

江西中路181号1楼


土耳其艺术家伊恩奇·文涅尔(Inci Eviner)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复履薄冰”将在艺术门画廊展出其影像、图画、纸本拼贴和绘画。展名“复履薄冰”意旨不同视觉语言、图像间的引用和循环往复,更间接透露艺术家长期对土耳其社会问题的关注。伊恩奇·文涅尔的作品中,探讨由男人、女人、无性人甚至半人半兽来进行的一系列荒诞且令人不安的反覆动作,包括爱抚、捶打、脱去衣衫及肢体合一等行为。



 伊恩奇·文涅尔《无题》,2015年,图片来源:艺术门画廊及艺术家


“与造物游”——壁画与造像对中国当代水墨的影响

玉衡艺术中心 | 展至10月3日

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6号楼101


“‘与造物游’——壁画与造像对中国当代水墨的影响”延续玉衡艺术中心此前推出的中国当代水墨的学术专题展实验性、先锋性的同时,对传统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参展由皮道坚担任学术主持,汇集了黄丹、刘琦、马骏、潘汶汛、章燕紫以及祝铮鸣6位艺术家与“古代壁画”与“造像”有关的当代水墨作品,展览试图使每个人在传统艺术和当代水墨之间产生共鸣,共同探讨艺术家们当下对于古代壁画与造像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而展现更深层次的对于生命的认知与感悟。



 章燕紫《止痛贴》,2013,图片来源:玉衡艺术中心


金景鸿:涂层

Mao Space | 展至10月9日

静安区安义路61号


金景鸿的作品似乎带来了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会在空间中做一些连结和涂抹,以一组极富有耐心的动作把所见到的一切层层剥开,渐渐地把这些支离破碎的部分铺展在同一个空间,表达他的感知。但他更多关注了人的情绪,让人们用眼睛天马行空地对这些组合零件自由穿线,自成逻辑地去理解这个世界。“真实”在金景鸿的作品中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主题。究竟是眼前的一草一木真实可信,还是经过雕琢修葺的花园更可信,亦或是被往昔之情重重覆盖的眼前之景更让人觉得真实。在金景鸿看来,把人与自然的共生状态分解的过程最为真实。



 金景鸿《日落园》,纸本综合材料,39X54cm,2016年,图片来源:Mao Space


悠游——罗永进摄影展

全摄影画廊 OFOTO Gallery | 展至10月21日

莫干山路50号13幢2楼


罗永进个人摄影展“悠游”将于9月10日在全摄影画廊(OFOTO Gallery)开幕。在展览学术主持陈海燕看来,罗永进的作品常常有一种奇谲的安静力量,这份安静不仅仅是因为摄影作品惯常以静帧二维的方式加以呈现,哪怕是其多屏呈放的视频作品,在镜头持续的焦点变化中,这份安静也依然如淡淡夜风中的流沙,悄然地流淌。



 罗永进,《橱窗》,2016,图片来源:全摄影画廊 OFOTO Gallery

org.a

REFORMERart | 展至10月20日

湖南路5号


艺术家 aaajiao(徐文恺)新作《org.a》将中国主流新闻门户网站之一自1999年至2016年的首页线框结构图(wireframe)视觉化,aaajiao 将数据结构作为可对比观赏的横幅景观,以此考察在信息数据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当下,人对信息的消化与消费的变与不变。作品名称“org.a”像是一种组织(organization)或行动(operation)的代码,似乎潜含着一道程序命令(code),并具备延续性。



 aaajiao(徐文恺)《org.a》,图片来源:REFORMERart


信息雕塑公路

没顶画廊 | 展至10月23日

徐汇区龙腾大道2879号


“信息雕塑公路”涵盖了数位艺术家不同形态作品,意在表现整个处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人类社会,是何以进行自我的整体性塑造的。“雕塑”在此并非指一种狭义的造型艺术,而是折回到博伊斯提出的“社会雕塑”语境,所有人都被认为是具有创造力产能的人,通过艺术得以重塑未来社会。就像所有高速公路都有最低时速一样,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它的速度;而公路,这个本来意味着去中心化的意象,在平权的假象中带给信息最强大的话语权。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没顶画廊


蒋鹏奕:给予

香格纳画廊 | 展至10月23日

莫干山路50号16&18号楼


“蒋鹏奕:给予”将展出艺术家摄影作品系列。大尺幅黑白银盐摄影作品系列《给予》是一组历时三年,远赴北极圈、南半球等国家和地区拍摄的大尺幅银盐作品,艺术家回归传统暗房,对古老冲洗技术的一次独特尝试,精细记载我们所在星球亘古以来长期演变的不可言喻的奇妙景观。另一新系列8×10英寸宝丽来作品《自迹》,突破摄影中拍摄模式的框限,延续艺术家以往对于光和成像的观念性理解形成的一批新的作品。



 蒋鹏奕《给予No.8》,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郭熙:再临者

Vanguard 画廊 | 展至10月30日

莫干山路50号4号A座204


此次在 Vanguard 画廊的展览中,郭熙专注于日常现实的重复性以及现代人对当下时间的体感状态,在他看来日常性的事物在时间线性的发展下,一旦产生了重复不停的状态(犹如洗衣机的滚筒不停翻滚般),所谓的日常性就将被(甩干),而这种颠覆同时也强化了其本身内在的隔阂和疏离感。此时,日常性与超日常性的双向辩证使得艺术家认知到生活的不断重复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向精神状态的一种僭越。



 郭熙《再临者》,综合材料,2016年,图片来源:Vanguard画廊


哎哟,哎哟,哎哟 (世界抱怨着)——艾柯·努格罗荷个展

阿拉里奥画廊 | 展至10月30日

衡山路890弄7号


印度尼西亚艺术家艾柯·努格罗荷的个展 “哎哟, 哎哟, 哎哟(世界抱怨着)"目前正在阿拉里奥画廊展出。此次展览将展示这位艺术家的近期作品,采用的媒介包括刺绣、雕塑、纸面作品和现场壁画。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面具”元素代表着社会中的人们的不同角色和身份。此外,这位艺术家不断采用的另外一个主题就是不明飞行物和外星人,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具科幻感。这些元素还象征着现代化发展带给人类的社会分离,而不只是某种风格化的手段。



 艾柯·努格罗荷,希望的幻想(2016),图片来源:阿拉里奥画廊


胡昀:叙事病

艾可画廊 | 展至10月9日

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6号楼


胡昀的创作通常综合运用各种媒介,他着迷于个体在历史叙述中被赋予的位置,并不断尝试通过展览来构造平台,从中寻觅那些散落在过去与现在, 个体与群体之间各种密不可分的联系。胡昀擅长调动历史时空中不同人物的个体经验,回收既有素材进行编辑整理,重新利用。因此,无法孤立地去看待胡昀的任何一件作品,他们在不同层面互相映照,彼此有所预设、紧密相连。



 胡昀《薄如纸》,2015年,中文印刷机铅字、灯箱,图片来源:艾可画廊


不着边际 I CANNOT SEE

V空间 | 展至10月9日

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8号楼


V空间的新展“不着边际 I CANNOT SEE”呈现廖斐与马蒂亚斯·利希蒂(Matthias Liechti)两位艺术家的作品。策展人由姚梦溪担任,她希望在观众进入空间时,把整个展场当做一个机制,一台戏剧,用身体测量物体、隔断,以及由此产生的路径,同时经历必须凭借想象搭建的,外在空间的内化。展览空间入口处有马蒂亚斯·利希蒂竖立在中间的两扇庞然大物,像是门——标志私人和公共区域的二元对立,又像是栅栏(Gate),而廖斐在展览中展出了《旋转体-隔断》《开放的隔断》以及《通道》等4组最新作品。



 “不着边际 I CANNOT SEE”开幕现场,图片来源:V空间


封岩 2005-2016

沪申画廊 | 展至9月30日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3号3楼


封岩镜头下的画面直率地完成了“看见”,却让人有“视而不见”的感觉,原因在于他传达了更宏观尺度之上的“看见”。封岩依靠他丰富的阅历,尤其是对视觉意义的反思,以及长期大量的文学阅读和写作实践当中沉淀下来的关于生命和世界的认识和体会,使得镜头中的画面能够带领观众进入到被屏蔽和遗忘的真实,并且在转换到下一个主题和场景的时候非常自如和简洁。



 封岩《车轮红毯》,2006年,图片来源:沪申画廊


春江花月夜|刘任个展

东画廊 | 展至10月23日

上海市复兴中路1331号26室


东画廊此次展览的题目“春江花月夜”与唐代诗人张若虚(660-720)的孤篇横绝作品同名,暗示了一种与诗之意所共通的境界,也透露了艺术家刘任在创作过程中一贯对时间和人之处境的思索,展览将呈现其全新完成的多件绘画和装置作品。刘任将纤薄的草纸一张张层叠风干,成为一块块牢固之物,进而成为他的“画布”。在这些规格大小不一的草纸块上,刘任描绘具有社会意义与历史渊源的图像,从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情景到爱因斯坦的肖像,从飞机空难的劫后描绘再到时代杂志的封面……这些介于绘画和雕塑之间亦或两者皆是的作品,将在画廊展厅中与观者面对面,审视和被审视。



 刘任《爱因斯坦和小男孩》,2016年,图片来源:东画廊

“绝地反击”之“热”

J:Gallery | 展至10月23日

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7号楼102


展览由年轻艺术家、策展人及音乐人陈陈陈策划,参展艺术家包括李振华、何翔宇、陈陈陈、李维伊、宋兮、卢征远、叶楠、张权,并由艺术家丁楠设计场景。展览在空间中制造并强化了通常意义上的各种绝境,艺术家们用创作对“绝境”进行回应,用自己独特的创作与酷热难耐的高温空间相处,用多元媒介综合各异的表现形式将其降服,从不同的角度更新对“热”的新奇理解。



 李振华《影像诗歌》,单频道录像,7’25”,2016年,图片来源:J:Gallery

重启的虚拟——新媒体艺术联展

狮语画廊 | 9月11日-10月30日

武康路376号 武康庭内


展览“重启的虚拟——新媒体艺术联展”由顾铮策划,将展出包括徐文恺、韩金鹏、李郁+刘波、林欣、刘国强、马丁·迪尔鲍姆和汤南南8位艺术家创作的一系列结合数码技术手段的影像、装置等艺术作品。数码技术给今天的图像生产与艺术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极大地拓展了我们感知的边界。媒介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也使得时空的交融与延续转化成为可能。在这一重新启动的虚拟实践中,8位艺术家借助数码技术手段,又对现实进行了怎样的再造?


 汤南南,《铸浪为山》,HD 录像,图片来源:狮语画廊



Copyright © 2016 The Art News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新闻/中文版》为The Art Newspaper独家授权现代传播集团的出版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翻译,否则权利人将根据知识产权法追究法律责任。




《艺术新闻/中文版》


主编:叶滢

编辑部主任:陆晓凡

   编辑:徐丹羽、蒋立言、李叶萌

编辑助理:刘晨琛

执行出版人:曹丹

助理执行出版人:安娜

联系相关编辑,可以电邮至:

编辑名字拼音@modernmedia.com.cn

theartnewspaper@modernmedia.com.cn

www.tanchinese.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