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算法、AI与传统媒体人下场(二)l 纸质媒体还要印刷的N种自欺和欺人的理由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上次我们谈到,虽然不知道最后一个报刊亭被拆除的具体时间(《传统发行的崩塌,最后一个报刊亭会在哪一天消失),但作为纸质报刊发行渠道的象征,报刊亭的消亡具有代表意义。就如楼道里和单元门口已经被牛奶箱取代的报刊箱一样,是一个传媒时代结束的典型符号。

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报刊发行一直是邮政部门的最重要业务之一。而现在,邮政部门还在坚持这项业务,很值得称赞,比如他们还在开展“最爱阅读城市”的评选等等。但半个世纪之后的当下,很显然,报刊发行已经退出了邮政最重要业务的行列。

我觉得不用举更多例子,大家肯定有这样的共识:纸质报刊的发行已经成为这个行业凋敝的主要特征之一。

那么接下来,我想问?还有多少家纸质报刊在坚持印刷?应者如云。但如果我问:还有多少家纸质报刊没有缩减印刷量呢?估计市场化媒体中没有一家不缩减的。

为什么报刊纸质印刷要减少?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众所周知、很直接的:很少人去看了。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时代已经逐渐老龄化,乃至已经成为一种历史性的休闲方式。

现在,大家司空见惯的方式是:一只手拿着手机,大拇指和食指不停翻动。在PC时代进入传统媒体的分类后,移动手持终端的发展日新月异。未来,你可能不再用手了,眼镜、衣服、纽扣、手表等等,都可能会成为可视化的移动智能终端。

目前,中国的4G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6.5亿人,如果再加上其它移动智能终端,数字还将扩大。从世界范围来看,预计2017年,智能手机用户将达到26亿人。

这个数字将随着人类生命的更新换代而持续放大,可以想象,有一天这个数字将放大到全人类。随着这个数字的持续放大,纸质报刊的发行和印刷量必将减少到零。就像Email和即时通信工具取代手写书信那样,除非你以作秀的方式手写一封情书。

回归到我们这一期要谈的主题:纸质媒体还要印刷的N种自欺和欺人的理由,也就是为什么还要印刷纸质报刊的原因。

纸质报刊分为市场化的新闻媒体,可以包含时政、财经、娱乐等等;官媒,也就是党报党刊;学术期刊,承载着论文发布的媒体。


先说官媒,这是纸质报刊印刷最为坚挺的一支生力军。业内也许都应该知道,官媒成为生力军的主要原因:摊派式的订阅方式。从中央级媒体,。从这些报刊上(以报纸为主),读者可以领会上级的精神、。这些读者也最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因为他们主要是各级官吏。

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官媒都拥有自己的APP或者公众号、电子版等等适合移动智能终端的形式,我想绝大多数需要他们的读者,完全可以通过上述形式获取任何讯息。

但是,官媒为什么还要纸质印刷吗?我个人觉得有两种原因:存在感和盈利结果。

某份官媒,一天四个大版,一年订阅价格300元左右。如果发行50万份,收入就是15000万元,1.5亿元啊!减去印刷发行成本以及各种回扣和奖励,纯收益按照30%计算,那也是4500万元。这笔收入绝对不菲吧?所以呢?为什么不印刷?

当然他们印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存在感。因为现在读者眼里,印刷到报纸上的文章,更具有影响力,这是一种历史延续下来的潜意识。报刊发行方呢?他们也会觉得,如果真不印刷了,就好像脚下没有根的感觉,不踏实。这也是我这个从纸质报刊时代走过来的老媒体人的真实心态。

但,这基本上就是一种“欺人”的心态而已,因为将印刷完全变为电子化,完全可行。


“欺人”这个原因对于市场化媒体而言,就是“自欺”了。市场化媒体根本不具备“欺人”的先天本事。

那么分析一下,市场化媒体为什么还要印刷呢?

杂志的印刷,因为仅从售价和印刷成本的剪刀差来看,仍然有利于发行方。报纸呢?则完全可以电子化了,印刷赔钱是一个铁定的事实。报刊没有完全电子化的原因,除了上述的存在感,那就是广告客户的惯性。就像官媒靠发行挣钱的道理一样,一些大客户还是十分愿意看到纸上的广告效果。

说服广告客户很难吗?比较难。我们下期来谈谈传统纸质媒体的广告分流、碎片化(三)和发行渠道重塑(四)的问题。然后,我们一步步来看,算法和剥削性新闻传播平台是如何击垮传统纸质媒体的。


往期精彩回顾

网游为何成了祸水?事情可能很复杂

大众微电影时代或将终结

乐视退后,易到控股股东存六种可能


即将开庭的徐玉玉案警示:泄露大数据的网站应当承担民事和行政责任

视听节目哪些绝对不能做,哪些依规不能做,差别很大

当或不当,互联网竞争边界在哪里


E法公开课

致力于以轻松自由的方式

学习、研究互联网及其法治理念和精神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