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为什么有的印刷厂会让客户抓狂、被客户抛弃?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前两天,三好同学闲来无事,就在网上溜达。一不留神读到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说来是这样的。各位老板都是搞印刷的吧?搞印刷多少都要在厂里存点油墨吧?那位老板说什么?废话,搞印刷谁能离得开油墨?

问题是,各位老板知道吗?在厂里油墨存多了也可能摊上事儿,而且还是大事。

比如,2016年12月底,在深圳警方开展的一次消防隐患排查工作中,宝安区某印刷公司由于非法储存了3347公斤易燃易爆危险品,两位高管人员被分别处以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

刚看到这则新闻时,三好同学吓了一跳:3347公斤易燃易爆危险品,确信这是一家印刷厂,不是鞭炮厂?接着看下去,三好才明白,原来所谓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是油墨、固化剂,都是印刷厂必不可少的耗材。

那为什么油墨、固化剂就成了危险品呢?这则新闻给出的说法是这样的: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甲醇,而甲醇是我国明文规定的甲类易燃易爆危险品,其存储仓库不得设置在多层厂房内。而这家印刷厂恰恰就把仓库设置在了三层。

这样看来,搞印刷离不开油墨、固化剂,存储却需要长点心:该放哪放哪,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罚点款、拘留几天事小,万一真“燃爆”了呢?老板的家底可都在那放着呢!这年头赚点儿钱不易,还是悠着点好。问题是:油墨里真有那么多甲醇么?哪位懂行的大咖指点指点。

闲天聊完了,下面开始说正题:为什么有的印刷厂会让客户抓狂、被客户抛弃?

在印刷圈混了十几年,与圈里的老板聊的多了,三好同学早就形成了一个固化的印象,那就是在与客户原本应该对等的商业关系中,印刷厂事实上一直扮演着“受气包”的角色。

一说起客户的“不是”,很多老板都是一肚子苦水,牢骚满腹,诸如:客户压价太狠、付款太慢、傲慢无礼、态度太差之类的。尤其是有的客户还一言不合就扣款,让印刷厂的老板很受伤。

类似的事情听多了,三好同学难免会有这样的感慨:印刷厂这哪里像是在做生意?别说站着赚钱,趴着能把钱挣着就不错了。

可是,各位老板想过没有:在客户心目中,印刷厂是什么形象?前几天三好同学新认识了一位朋友,他在一家不大不小的杂志社管印制,还曾在一家出版社待过,干的同样是跟印刷厂打交道的活儿。

聊着聊着有点熟了,三好同学就说:现在搞印刷的都不容易,你也别压得太狠了,好歹给人留点利润。结果这哥们眼一瞪:搞印刷不容易?我这管印刷的更不容易好不好?我前前后后合作过的印刷厂有十几家,真正让人省心的不多。

接着,他就开始大倒苦水。比如,关于工价问题,他说:那是我们压下去的吗?我们杂志社的印刷活儿从来不需要招标,因为大多数印刷厂过来就说,这活我能干,你原来印一本多少钱,我给你再便宜一毛行不行?一般只要我们给出价格,印刷厂还真就能便宜一两毛。这样搞的次数多了,连我们自己也心里犯嘀咕,印刷厂的底价到底在哪里?

这哥们顿了顿继续说:作为客户,我们当然希望印东西便宜点,但我们更希望印刷厂能靠谱点,让我们少操点心、少上点火。

然后,他讲了几个在跟印刷厂合作过程中,让人抓狂的例子,听得三好同学那叫一个目瞪口呆:原来管印刷真的不像各位老板想的那么“惬意”,有些老板的活干的还真是有点问题。。。

这哥们先讲了三个在出版社时候遇到的故事。他特意强调,说是“故事”,可都是真事,一点儿不掺水。

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出版社出了本书,出完了,作者发现里面有个很低级的错误,就在重印的时候改了一下。那时候CTP还不普及,出版社就重新出了一张胶片,印刷厂拿回去换下有问题的页面,印完了,挺好,作者很满意。

没多久,书又卖完了要重印。这次出版社啥也没改,就跟印刷厂说,就拿原来的片子印就行。书出来了,发给作者。结果作者怒气冲冲地打电话来质问出版社:为啥又把我的书印错了?原来印刷厂不知道咋折腾的,又把最初的片子拿出来用上了。。。

第二个故事是这样的。出版社有一本对外合作的书,作者点名要用轻型纸,出版社备的纸里没有,印刷厂自告奋勇说厂里有,样纸看着还成,于是开印。书出来了,作者正等着开会用,直接拉到会场。开包后,随便拿出一本翻了翻,作者差点要吐血,200多页的书,有五六页上有破洞,也不知道是被虫蛀了,还是本来就有质量问题。。。

第三个故事最离谱。很多印刷厂老板都印过书,没印过书也都读过不少书。大多数书,只要不是异型开本,基本都是长方形的吧?有人见过梯形的书吗?这哥们出版社的一本书便被印刷厂裁成了梯形的。书的翻口不知道为啥切歪了,从上到下斜着就下来了。出版社一看,这书没法要啊,印刷厂就拉回去重新切了一遍。结果,所有书都小了一圈。

出版社的苦水倒完了,这哥们接着倒杂志社的苦水,而且比出版社的更“苦”,更让人抓狂。同样是三个故事。

第一故事让人哭笑不得。刚到杂志社的时候,老板给这哥们一个任务:换家印刷厂,因为原来用的印刷厂实在质量太差。这哥们选来选去,选了一家看上去规模、实力都还不错的,先试印一期看效果。

结果,杂志一出来,老板就发飙了。因为有一本杂志的封三和内页之间,不知道为啥多了一页,而且是张美女图,要知道这可是一本很专业、很正统的杂志,要是发到读者手里,不就成笑话了?关键是,大部分杂志都还直接送到邮局发走了。

印刷厂的老板来一看,自己都乐了。然后叫了三四个工人,把送到社里的1000多本杂志都查了一遍。事情还就巧了,这1000多本都没问题,只有一本有问题的就到老板手里了。

第二件事让人最恼火。杂志社给大客户的老板做了个封面人物,杂志正常的交刊日期是付印后5天,结果时间到了,杂志没来。客户在等着呢,这哥们就开始催,催了一天又一天,一周过去了,杂志还没来。而且每次问的时候,印刷厂的说法都是:明天送,明天一定送。

这时候,不仅这哥们蒙圈了,老板也不干了。又过了两天,杂志终于来了,这哥们火更大了。因为杂志封面一直覆的是亚光膜,印刷厂不知咋搞的给弄成了亮光膜。老板气得嗷嗷叫,印刷厂的业务主管来解释,又是停电啊,又是机器故障啊,找了一堆理由,就是不说咋解决。老板发飙,要扣印刷费,结果印刷厂这主管开始玩横的:谁还没个不小心的时候,不要做得太过分。。。

第三件事与结账有关。杂志社跟印刷厂约定的账期是2个月,在付印新一期杂志前结前面的账。双方合作了一两年,杂志社一直按期结账,基本没出现拖期。

结果有一次,杂志社财务人员的孩子生病住院,当妈的自然要请假陪着了,钱付不出去。老板亲自跟印刷厂的业务员说明情况,承诺财务一上班马上付。结果印刷厂就咬定了说,不给钱这期杂志就不上机。三番五次,怎么说都不行,最后财务只能从医院赶过来把钱付掉。。。

这哥们倒完苦水,三好同学立马觉得:别看印刷厂的老板总觉得客户像黄世仁,其实他们也有很多苦衷。咱们印刷厂的手艺有时候的确不到家,对待客户的方式也不像各位老板说的那么卑躬屈膝,有时候还有点不近人情。

于是,三好同学就问他:印刷厂出这么多问题,最后你都是咋办的?他一脸无奈地说:咋办?小问题说说就算了,但如果事儿搞大了,老板不高兴了,就罚点钱,基本上是三五百,很少上千。

换印刷厂的情况也有,那是老板真被搞急了。比如,那家让财务从医院跑来付账的印刷厂,后来又犯了个事。一次杂志社要带杂志到外地开会,付印前千叮咛万嘱咐,印刷厂满口答应:没问题,绝对按时送达。

结果,时间到了,马上要带杂志上火车了,印刷厂的送货车却没来,关键是给业务员打电话,还没人接。。。后来,出差的人实在等不及就走了,印刷厂的车又拖了半天才到。业务员跟没事人一样,嬉皮笑脸地对老板说:不好意思,厂里的送货车排不开。。。老板心里的怒气一次性爆发了:换厂!后来真就换了。

这位哥们最后总结说:合作了这么多印刷厂,真正能把活儿干到位,服务做到位的不多。就说按时交货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能做到的印刷厂就很少。

好了,这个哥们的故事讲完了。不知道各位老板作何感想,反正三好同学有点被说服了:在总觉得印刷难搞的同时,也应该想想咱们的手艺是不是练到家了,活儿是不是干利索了,服务是不是真到位了。

在这样一个产能过剩日益严重的时代,如果连这些基本功都练不好,那就不仅是印刷难做的问题,而是会不会被客户、被市场抛弃、怎样抛弃,以及还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

好吧,今天就说到这里,希望能对各位老板有点帮助。

权所有,转载务必获取授权

精彩文章推荐:

长荣投资虎彩,及国产印机为什么会到“存亡”时刻?|深度

印刷2016:熬着,熬着,这一年就跌跌撞撞地过去了

印刷就是重资产行业,那又怎么样?|深度

老板,该清账了!俺们印刷人也要回家过年

你知道吗?除了裕同,今年还有6家印刷圈企业也上市了|盘点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