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知文化重要的高品质经书为什么要印在狼毒纸上?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狼毒草,是生长在藏区的一种毒草,因为它的毒性,成就了狼毒纸——藏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是何人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制造出狼毒纸?又于何因让狼毒纸发扬光大、永志名存?







德格印经院,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木刻印版最多的印经院,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宝库。因为刊印经书和藏族文化典籍的需要,这里保留着发达的狼毒纸制作工艺。摄影/曾弋
公元641年,应赞普松赞干布请求,唐太宗将文成公主许配其为妻,并派出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护送入藏。在离开长安前往逻些(今拉萨)时,充当文成公主嫁妆的,除了金银珠宝,更多的,是各类手工匠人和他们烂熟于胸的手工技艺。作为中原对边地的一次重要文化输血,在内地传承了几个世纪之久的造纸术就这样流入了青藏高原。汉时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经过不断改进,在内地,造纸原料一般为竹子、稻草和破渔网。但令文成公主带领入藏的造纸工匠们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熟悉的造纸术在雪域高原居然会“水土不服”:其一,高原上根本没法找到大量的竹子、稻草和破渔网;其二,即便是千辛万苦找到了这些原料,他们造出的纸,也会因过于柔软而只适合毛笔书写,但藏地的书写工具不是毛笔,而是硬笔。这样,这批藏地造纸先行者们必须克服的困难就是,如何因地制宜地寻找到制造纸张的新原料,并保证新原料造出的新纸张能够适应硬笔书写。







德格印经院的印刷作坊。在这里,每三个人为一个印刷小组,一人负责磨墨刷墨,一人负责取纸滚筒印经,还有一人负责搬运经版和纸张,每个小组每天至少要完成2400页左右的经文印刷。摄影/曾弋
经过长达9年的探索实践,工匠们不仅找到了新的造纸原料,而且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藏纸工艺。对此,《中华造纸两千年》一书明确记载:“吐蕃650年开始生产纸张。”这种纸张,就是狼毒纸。它的得名,源于这些造纸工匠在雪山草地之间寻找到的新的造纸原料:狼毒草。狼毒草在藏语中称为“阿交如交”,也就是毒草的意思。这是一种在藏区分布非常广泛的草本植物,它有着发达的根系,能够适应高原上干旱而寒冷的气候,每当草原因放牧过度而呈现衰败景象时,狼毒草就会如火如荼地生长。就像大多数有毒的植物都会开出美丽的花儿一样,狼毒草也是如此:当狼毒花还是花苞时,它的颜色是红色的,完全盛开时,则变成了晶莹的白。大片大片的狼毒花簇拥在一起,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但在这美丽的花朵背后,却是狼毒草饱含的毒液。千百年来,高原上的人们很少有人去碰狼毒草,并因为它的毒性而给它取了这么一个名字。但是,恰好就是狼毒草的毒性,使得它有机会变化出世界上最神奇的纸张。能够用来制作狼毒纸的是狼毒草的根,狼毒草的根系越发达,制作出来的纸张质量也越高,而越发达的根系,其毒性也越大。







狼毒纸是用狼毒草根制成的,狼毒根有3层,中间才是造纸用的白色韧皮,取出韧皮后需晒至半干,再用小刀削掉韧皮上的黑色表皮,这样造出来的纸才不会夹杂黑色的瑕疵。摄影/金平
那些面目模糊、名字永不可考的唐代工匠们在找到了狼毒草这种新原料之后,也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与内地造纸术有所不同的新方法。简单地说,制造狼毒纸,可以分为原料收集和造纸两个流程:首先是原料收集。工匠们把狼毒根放在石头上,用木棒狠砸,不但要砸破厚皮,还要砸破最里层的木芯。狼毒根有三层,最外层是黑褐色的粗皮,最里层是淡黄色的木芯,中间才是造纸用的白色韧皮。砸破根茎之后,首先撕开厚厚的粗皮,除去最内层的木芯。取出来的韧皮则放在竹篓中,用清水淘洗,以便清除泥沙和杂质。然后,把淘洗过的韧皮放在石板上晒到半干,再用小刀一点点地削掉黑色的表皮——表皮若没有剔除干净,混在纸浆中就会使造出来的纸张夹杂黑色瑕疵。剔除表层黑皮后,用小刀和剪刀将韧皮分层切碎,分割成细丝,按质量分开,用于制作不同档次的纸。







晒干后的韧皮还需要经过蒸煮和捶打等工序以使其软化,韧皮打烂后,倒入浆桶搅拌成浆泥,造纸的原料才算加工好。图中的妇女正在搅拌浆泥。摄影/金平
然后是造纸。决定纸张质量最关键的一步称为浇造,这也是藏地造纸和内地造纸最大的不同之处,内地用的是抄纸法,而藏地用的是浇纸法。两种制纸法必须使用的工具都是一种叫“帘”的东西。藏地所用的“帘”按规格分为三种,都是长方形,在木头的方框里加装棉布帘即成。浇纸时,先在水池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再将帘平放其中,水对帘框的浮力会使帘浮在水面上。这时,用水瓢从桶中取出适量的纸浆倒在帘上,搅动后,让纸浆尽量均匀地分布在帘面,并拣去其中的渣子。之后,再轻轻抬起帘,水就从帘的网眼中滤掉,同时还需适当调整帘的倾斜度,使纸浆流向较薄的区域。抬起纸帘后,把纸帘连同上面的湿纸一起放在阳光下晾晒。晒干后,从纸帘正面沿边框四周压纸,使纸边与帘分离,然后揭下整张纸。一张新鲜问世的狼毒纸至此算是大功告成。







在摄影师金平的工作室里,他们用狼毒纸打印出一张藏传的佛像画。尽管现代社会中,狼毒纸不可能再在藏区文化的传承中起主导作用,但作为一种独具地方色彩的手工纸,它依然有其生存的价值和空间。摄影/袁蓉荪
如前所述,狼毒草含有很大的毒性,用狼毒根制成的纸,虽然经过漂洗加工,但仍然有相当的毒性。而正是它的这种毒性,使得狼毒纸成为身怀绝技的经书保镖:在藏区,保存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经书不胜枚举,它们之所以历经岁月沧桑而不被虫蛀不被鼠咬,就在于狼毒纸的毒性使得这些令藏书家们最痛恨的破坏者根本不敢接近经书。此外,再加上高原天气干燥缺氧,狼毒纸制作的经书在具备防蛀特点的同时,还具备了防潮和防腐的特点。四川西部的德格印经院以收藏藏文化典籍门类最齐全、印刷质量最好而被认为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从创建至今的270余年中,德格印经院积累了各类典籍830余部,木刻印版290万块。德格印经院之所以能成为三大印经院之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里有着发达的狼毒纸制作工艺。多年以来,德格印经院有一个传统:印刷一般的普及性经书,使用内地生产的普通纸张;印刷重要的高品质经书,就一定要用自己生产的狼毒纸。因为这里的人们深信,只有用狼毒纸印制的经书,才能在与时间的对抗中赢得胜利,而佛祖的思想,必须写在不被虫子和鼠辈接近的最圣洁的纸上。







藏纸的制作在西藏已有1300多年历史,主要原料是一种叫狼毒草的野草,所以也叫“狼毒纸”。因为具有毒性,狼毒纸不怕虫蛀鼠咬,具有不腐烂、不变色、不易撕破等特点。狼毒草开的花分外漂亮,但就如罂粟花一样,只宜远观。图为西藏然乌湖旁的狼毒花。摄影/张超音
在德格印经院,我们不但能看到历代珍藏的大量用狼毒纸书写和印刷的经书——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这样的鸿篇巨制,同时,我们也能见证狼毒纸的整套制作流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德格印经院的印经业务在上世纪50年代渐渐中止,制作狼毒纸也于1958年停止了。2000年,一位80岁的旧时狼毒纸制作工匠被请回了印经院,在他的传授之下,砸打狼毒根的声音再次回响在古老的印经院。在印经院四周的山峰上,每年夏天,白色的狼毒花都要星星点点地开放。这些因为毒性而曾经被草原上的人们深恶痛绝的毒草,却神奇地成了藏文明传承的最佳载体。从狼毒草到狼毒纸的神奇变化,恰到好处地证明了大哲曾经的断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本文原载于2009年第12期《中国国家地理》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