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印刷价格联盟

【文化兴义】兴义印刷历史回眸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下观看,任性者随意!


    提起印刷术,大家都会引以为自豪,因为那是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之一。那么,我们兴义本土的印刷历史及印刷品又是怎么样的呢?



       说起兴义的文化典籍,对本土历史文化有所研究的人往往如数家珍,最让我们自豪的是,兴义府知府张锳组织编撰的《兴义府志》。这本书从道光年间开始纂修,于咸丰四年完成,但印刷该书的地点并不在兴义。现在常见的版本,是民国四年(1915年)由贵阳文通书局铅印的《兴义府志》,距今刚好一百年。那么,我们兴义本土印刷的书在哪里?又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有印刷品的呢?



       兴义收藏家陈应秋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兴义文化典籍的收集和研究,他通过已经收集到的数十件兴义本土印刷品来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兴义最早的本土印刷品,并从侧面了解到兴义印刷业的历史。从他收藏的现成资料看,兴义本土的文化典籍印刷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咸丰十年。



       在陈应秋先生的家里,可看到很多印刷品实物,有清代光绪年间的印刷雕版、清光绪十一年雕刻印刷的《阴阳二度真经》、民国十年捧乍分县印刷的《救劫皇经》、民国三十三年石印的《兴义县政一览》、1950年2月兴义罗盘游击队印刷的《开国文献》、1955年兴义县印刷厂印刷的《农民识字课本》、、。



      我国唐代盛行的木刻版印刷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尖利的工具在木头上进行雕刻,让图案凸出于木板表面,然后将油墨涂在凸出的表面部分,在上面盖上一张纸。通过用手按压,油墨就转到纸张上,从而将一张张的木刻作品印刷出来。



       清咸丰十年(1860年),兴义开始有了雕刻木板的印刷技术。据兴义版《阴阳二度真经》记载,该书于“大清咸丰拾年岁次庚申三月朔七日亥刻”,刊刻地点在“兴义县城外湾塘河之魁星阁乐善坊中”。



      由于雕刻木板非常费时费力,它需要先将文字书写在木板上,然后请来雕刻师一刀一刀刻版,因此该书版刊刻便花了二十五年,于光绪十一年刻成。文字中记载“版存兴义县甫里黄坪营普戛山李宅”。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兴义的印刷业有实物可考的历史为一百五十六年,能够见到的最早印刷品,便是这本时间刚好有一百三十一年的《阴阳二度真经》。平时,需要印刷这部经书的人,只要自备纸料,便可到藏版的人家免费印刷,不收分文。



       自从有了这本开风气之先的经书,从清光绪以来,兴义的宗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传播。而传播得以实施的主要手段,就是雕刻版印刷工艺的推广。为了印刷经书,往往将县里书法写得好的人士请来,用毛笔将字写在版上,然后再刻印。因此,当时兴义许多有名的书法人士的墨宝也就通过这种方式得以流传下来。如光绪十五年版的“十王经懴(chàn)全部”由书家王志堂书写刊刻。字体优美,有一定的书法价值,对于研究兴义书法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又如光绪十二年,由兴义儒珍堂书家周焕然书写刊刻的《免劫经》,更是具有较高的书法价值。



       就在雕版印刷不能满足兴义人民的印刷要求时,在离兴义不远的春城昆明出现了一种新的印刷技术——石印版印刷。石印版印刷术是平版印刷中相对先进的一种方法,分单色和彩色两种。基本程序是:先将文稿平铺在石版上,上面涂上药墨,使原稿在石版上显印出来,然后涂上酸性胶液,使字画以外的石质略为酸化再开始印刷。这是印刷史上的一大进步,不但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了印刷成本,而且印刷出来的文字书籍更加清晰,同时还能够印刷出彩色的图片。



       民国十四年(1926年)2月,,率先联络兴义先贤黄觉非、唐守一等,从昆明引进了印刷业的最新技术——石印版技术,随之成立了兴义首家石印社,取名群益石印社。



       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兴义人郭显治又开设了利文石印店,承接了兴义境内及周边各县的书刊印刷业务。如今,这两家印刷作坊依然有印刷品留存下来,比如民国三十三年由县长刘守刚组织编写出版的《兴义县政一览》。该书记录了民国十七年以来到民国三十三年,、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历史事实。此外,还有记录抗日战争时期兴义历史的报纸,主要有1945年的《胜利晚报》,每天印刷300份。1946年创办的《正报》,在这张报纸上,除了有兴义当年的重大历史事实的报道,还有兴义参议院议长赵伯骏的书法题词,而1943年出版的《兴义通讯》,。



       正是因为有了印刷品的广泛传播,当时的抗日传单,。,。



    1950年2月,罗盘游击队与二野会师后,由战斗报社印刷了《开国文献》,这是兴义解放后所见最早的印刷品。该书印出后,,曾经以每本2角的售价将这本书拿到市面上公开销售,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解放之初的兴义,百废待兴。为了让兴义人民拥有一个自己的印刷厂,、、兴义地委铅印组于1952年5月正式交给兴义县政府管理使用。



       兴义县政府以军队交过来的印刷厂为基础,重新整合建立了国营兴义县印刷厂,地址在城中心铁匠街。从此,兴义人民有了自己的印刷厂,翻身做主的工人们意气风发,攻克技术难关,印刷品质量不断进步。从最初只能印刷一般文件到能够印刷报刊,再到印刷书籍。期间,典型的代表产品有:1955年印刷了由兴义县解放委员会编写的《农民识字课本》,该课本印刷数量超过万册,成为兴义县解放初期农民扫盲班的教材,让数以万计的农民从这一课本的学习中,甩掉了文盲的帽子。



       1956年6月创刊的《兴义县报》,从创刊到1961年5月停刊,均由兴义县印刷厂承印。到了1968年,兴义县印刷厂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已经能够翻印《语录》及照片。如1968年11月2日,由兴义地区革命委员会创办的《新兴义》报纸,套红印刷,正面的像清晰生动,它标志着兴义的印刷工艺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74年1月,兴义地区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暨劳模大会在兴义召开。会议闭幕后,大会组委会决定制作一本纪念册发给参会人员。于是,兴义县印刷厂承制了这本叫《农业学大寨》的纪念册,其内页中,,画面清晰,制作水平可与国家级出版社同期出版物相媲美。当年11月,兴义地区召开首届民兵代表会议。由兴义县印刷厂承印的《纪念册》,装潢精美,纪念册中三张彩页的语录,采用套金印刷工艺,历经四十三年岁月洗礼,至今仍然金光灿灿。


       改革开放以来,兴义的印刷企业又涌现出贵州醇彩印厂、兴义报社附属印刷厂、黔西南日报附属印刷厂等数十家印刷企业。这些印刷企业加大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在印刷水平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印刷品质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兴义的印刷业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不断提升。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